第五章 路上

下山的两日他没有空度,在跋涉赶路之余,也在锤炼对精神力量的驾驭,同时第一门音攻之术的完善同样未停。

如今,前者循序渐进,隐约能出体一尺且持续十息不散。不过再往后却如同陷入瓶颈,提升太缓慢。反倒是后者,在草创后的短短时间内,收获不小。

在前日,他之所以能一举震晕胜鱼村近百人,便是靠得这门功法。

以内劲撼其身、精神震其神。

出其不意之下纵使是经年武师,也得吃个不小的闷亏。何况是胜鱼村那群气血精神本就有所不足的村民。

一番施展,效果自然好到出奇。

音攻之术的进步得益于柔劲的掌握,以及近段时日对精神力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除此外,通劲小成后,陈屿发现柔劲在内练上更是堪称迅猛。或许跟他的五脏六腑长久受到灵液滋养有关,要比一般人强大。所以劲力淬炼时反噬受伤的情况远不像《云鹤功》上所说的那么易于发生。

再不济还有灵液备在身上,一旦腑内受伤,找个没人地方灌两口便能极大的加快愈合速度。

种种相加,令他的内练愈发快速,时间不长,进步却不小,值当寻常武人月余的苦练。

五脏六腑强化,让陈屿对音攻的想法又多了些。原本唇舌间的击颤始终存在局限,浑身劲力无法通达。

他换了思路,欲要让内练之后更容易施展劲力的脏腑配合口舌。

如此这般,音攻的威力还能更上一层楼。

陈屿对这门功法的重视不低,这是他除去《云鹤功》外第一门护道功法,相比之下虽略显简陋,但有着精神力辅助,天然具备难以防御的特点,故而在实战上的重要性反而有所超出。

“精神力还得再多些才行。”

否则就变成了干嚎,声音是够了,却失去了震撼失神的奇效。

……

一夜过去,铜阡城没有宵禁之说,故而旁边的红鼓子街整晚都亮堂堂,狐朋狗友勾肩搭背出入者不在少数。

街边,醉倒的糊涂蛋又多了些,还有人嚷叫着被架出来,拳打脚踢后灰溜溜跑开,一边跑一边回头咒骂,也不知朝着里面的谁。

至于缘何如此,想来不外乎两词,一曰博戏、二曰环采。

世间多般精彩,唯此二事最是钩人心尖儿,又费人钱财银两,偏偏叫人难舍难弃,沉溺其中。

尤其在这花鼓子街里更是如此,有人一夜腰缠万贯,也有人转瞬间负债累累。

更何况还有前朝传下的五石散、阿芙蓉等物令人迷醉难舍。

红女翩翩、丝竹靡靡。

简直好不自在,整个广庸府都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