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侍读王麒

楚翰林院下设一处十六科,分别对应军政各部,而办事人员也非常多,整个翰林院目前足足有将近三百多个工作人员,以协助罗志学处理各种军政事务。

设掌院学士一人,正二品,和各部尚书同一个级别,并直接参与政务的,并且还是参务协办大臣。

翰林院下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一人,协助掌院学士处理翰林院诸多事务,皆为正三品,和各司司长、各省布政使同一级别。

往下则是一处九科,其中的秘书处比较特殊。

这个秘书处处长,实际上是由侍讲学士兼任的。

此外设有侍读、侍讲各四人,这八个人又合称为讲读,为正四品。

他们这些讲读的主要工作,就是轮班随驾御前,以便随时接受皇帝的垂询,一般不参与其他事务。

用现代话来说,他们就是罗志学的秘书。

讲读之下,则是普通科员了,品级不同,但是最高不过正七品。

而各科的话,各科科长,一般授正五品,副科长们授从五品。

各科设科员,最高不过正七品。

而这些翰林院官员们,尤其是副科长以上者,一律需要有主政一方的经验才可担任。

此外,翰林院里也没有正六品、从六品这两个级别,这意味着,科员到副科长这一内部晋升渠道,实际上是断层的。

所以,一个普通的科员翰林,是不可能直接在翰林院里直接熬出头的,因为副科长那一关就卡死了。

此外各科科长只是正五品,而往上的讲读乃是正四品,这里头又差了个从四品,又出现了一个断层,因此科长们也无法直接晋升为讲读。

之所以出现断层,那是罗志学为了保持翰林院的官员流通,免的搞成熬资历升迁,翰林院变成一潭死水。

不仅仅翰林院如此,实际上大楚帝国里的京畿其他机构,乃至省属各机构大多都一样,在职务品级设置上,都会出现断层,导致官员不可能在同一个机构里一直往上爬的。

罗志学希望官员在任职的时候,在地方上和省属或京畿机构之间进行流转,以积累更多的施政经验,并且也可以在这种流传中选拔人才。

而王麒,作为翰林院秘书处侍读之一,乃是天子近臣,隔一段时间就会值班跟随在罗志学身后。

按照常理来说,王麒这种经常跟在罗志学身边的侍读,是不可能出现在金陵城这种敌占区的。

但是这又和罗志学一个办事风格有关系,罗志学经常直接下令让讲读们携带圣旨去处理某一特定事务。

之前罗志学册立王氏为后之前,就派遣了一个侍读携带密旨前往襄阳敲打王家,让他们老老实实爬着,别惹事。

这一次,王麒冒险进入金陵城,同样也是奉了罗志学的旨意。

他入城,是要去见李元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