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劳动力紧缺

辽东巡抚给出的开荒优惠政策,为了开垦更多的荒地,吸引移民增加人口。

而这,也和各大工厂们的招工并不冲突。

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拖家带口,直接搬家到辽东苦寒之地去的,有些人想着就自己一个人跑过去打工赚钱,然后给家里寄钱养活家人,或者存钱回家乡过更好的生活。

而这些人,就可以招募到辽东的工厂去工作,这些人可能干几年后就辞职回老家。

辽东巡抚季德华,表态可以给出招募补贴,同时带着他们一起去关内各省招募工人,并一路官方安排给予各种方便。

这才让各大企业的督办们微微点头。

这一会,辽东巡抚衙门总算办了点人事。

反正都是要去关内招募工人的,有辽东巡抚衙门这边帮忙处理各种琐事,自然也就更好了。

他们这些工业部直属企业虽然级别也不低,但是再怎么样,也没一省巡抚的面子好使。

人家季德华亲自站台帮他们招募工人,这是好事。

于是乎,很快就达成了意向,商定派出多支招募代表团,分别前往关内各省,主要是一些人多地少的地方。

当前往关内招工的代表团出发后,孔开康也是开始忙碌了起来。

他要在招工的代表团带着大量工人回来之前,先把其他事给处理妥当了,其他的先不说,至少要先准备好工人们住的地方啊。

而本溪煤矿公司,可是预定的大型企业,第一期雇佣的矿工人数就会达到两千人以上,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可都要解决的。

为此,孔开康继续各处奔走,先是捏着鼻子,花费了一大笔粮食赞助,找到了辽东省守备司令部那边,临时请来了几百个战俘,用来进行矿务的地形初步整理以及修建各类建筑,尤其是住房。

为这事,可把孔开康恶心坏了!

军方的那些人,吃香太难看,一边说什么军粮保障生产任务很繁重,一边又说什么上门找人的企业是一波接着一波,腾出来的些许人手根本安排不过来云云。

没办法,孔开康只能是加价了。

因为请战俘的价码太高,孔开康又把注意打在了一些当地劳动力上。

当然了,那些青壮劳动力是别指望了,这些人都在当地官府的组织下进行屯肯开荒,孔开康前脚敢去挖人,后脚人家就敢抬高粮食价格,让本溪煤矿公司的人吃西北风去……

准确的说也不是当地官府抬价,他们还没这能力,而是大楚帝国粮食总公司辽东分公司的人抬价……

人家现在可是亏本卖粮食,眼巴巴等着辽东粮食自给自足呢。

孔开康他们要是敢把种田的人挖走去矿场,导致没人种粮食,粮食无法自给自足,人家立马就敢给你抬高粮食价格。

这个抬价……可不是几个百分点的抬价,而是翻倍翻倍的增加……

你还嘴两句,人家就敢直接断粮,让你们自己去关内运粮过来,这价格还要更高。

对于如今的辽东而言,粮食生产最重要,谁敢阻碍粮食生产,后果很严重。

孔开康自然也没这胆子……但是,当地人里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开荒种地的啊,还有一些老弱孩童不是,这些人重体力活干不了,但是普通体力活以及一些轻松的后勤事务还是能做的。

招一批过来让他们干力所能及的事,也能让高价雇佣过来的战俘们能全力投入到重体力活当中去。

这年头的辽东,是青壮当牛马用,老弱当青壮用!

——

辽东那边折腾着各种事务的时候,金陵城却是一如既往的平静。

承顺八年的大楚帝国,后头怎么样不去说,至少年初的这几个月里是风平浪静。

外部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事,东北地区的东掳人已经遁入深山老林,加上漫长的冬季大雪封山,哪怕是楚军想要发起进攻都是不太可能,因此辽东地区的楚军采取了战略防守态势,依托辽东长城以及各处堡垒屯兵驻防,顶多就是偶尔派遣骑兵部队出城进行袭击。

但是规模都不大,影响也不大,尤其是在东掳人进一步从长城边缘撤离的时候,连骑兵出击都少了。

漠南蒙古地区的战事也平息了下来,当地的很多部落已经归顺了大楚帝国,少数没有归顺的也开始迁移远遁,避免楚军兵锋的打击,再加上同样是冬天的缘故,因此冬天集结里楚军在蒙古一线也没什么大规模的行动。

西线还是老样子,没啥大规模战事,西北边的叶尔羌汗国和帝国较好,叶尔羌汗国在帝国的支持下在抵抗准格尔部的进攻。

青海、康藏地区的土司们现在在和硕特部的进攻下都自身难保,根本没有余力犯边,倒是楚军自己三天两头找各种名义进行小范围的扩张和渗透,同时还不断的往这一地区输入各类兵器,鼓动当地土司和和硕特部打生打死。

整体来说,整个西部区域对目前的大楚帝国都没啥威胁,当地各种汗国、土司们为了抵抗漠西蒙古,基本都选择交好帝国,甚至主动派遣过来朝贡请求册封之类的。

而大楚帝国则是通过了外交手段册封了一大堆的所谓的可汗,活佛之类,在名义上宣誓了宗主权,以抗衡漠西蒙古的东侵,嗯,也找机会直接吞并临近的一些土司什么的。

短短几年时间,临近大楚帝国控制区的青海以及康藏等地区的十几个土司,已经被大楚帝国事实上纳入了直接统治,这些土司们有些获得了大楚帝国的官帽,摇身一变变成了大楚帝国的官员,还有的直接变成了大地的肥料……各种下场的都有。

怎么说呢,对于当地的各种乱七八糟的汗,土司,活佛之类的而言,其实大楚帝国也没比漠西蒙古好到哪里去,只不过大楚帝国的吃相要更隐蔽,手段表面看起来更温和一些。

但实际上,最终都是为了控制广阔的青海以及雪区以及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