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年轻人的未来

因为家庭一般,学习成绩也没逆天到能拿奖学金的程度,而且家里还有一个要上中专的哥哥,因此陈琳琳上了小学后就没有继续上学了。

她在湖州那边打了杂工几年,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到了松江这边成为了孙府里的一个侍女。

她这个侍女,虽然是个伺候人的活,说出去不算体面,但是其实工作还算轻松。

孙府这边对仆人的待遇还是不错的,除了薪水外,日常包吃住不额外扣钱,服务公司那边还帮她们缴纳养老基金,如果是遇上生病之类的也会看情况给个看病的补贴。

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多,她都已经存下了一百多楚元了……

大楚帝国里的仆人群体,其实规模挺大的,毕竟大楚帝国是个封建帝国,是有皇帝和贵族的,而且大楚帝国是一个从传统的封建农业帝国一下子就迈入到工业时代的封建帝国!

这样的大楚帝国里不仅仅有着工业时代的诸多特征,同样还保留了诸多传统封建时代的特征。

举个例子,当代大楚帝国的教育体系里‘经书’依旧是主课,学生们从小学开始就要学习四书五经以及其他诸多经典文学著作,年纪稍微大一些就要开始学习作文章,只不过文章不局限于八股,而是扩大到了多种文体……

各级考试里,经书一向来都是主科目,而经书里的文章,更是重点考试内容……大体上和后世的作文差不多。

只不过楚国人考试用的文章,可不是什么白话文,而是正儿八经的文言文,…哪怕是考生写散文,那也是文言文的那种散文,再不济那也得是半古半白的文章…

虽然后世人看来会觉得很奇怪,觉得这玩意很难,但是当你从小就学这些东西的时候,其实也不会觉得奇怪……当然,难那是真的难。

不过大楚帝国的教育制度,本来就是一个筛选制度,不难的话也起不到筛选的作用了。

所以,你会在大楚帝国的学校里,学生们一边摇头晃脑背着论语,大学,尚书等经书,张嘴就是各种之乎者也,然后转身就会在理工科的课堂上说着物理化学数学……

乍一看似乎很违和,但这其实是大楚帝国过去几十年来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封建时代和工业时代的融合!

具体到仆人这个群体里,也是这样……这是封建时代的残留。

不过大楚帝国里的仆人,和传统封建王朝里的奴仆,那是截然不同的概念……经过大楚帝国早些年的全面整顿和打击,大楚帝国里早就不存在人身受到约束的奴仆了,只有纯粹雇佣关系的仆人群体……

有钱人雇佣仆人,一般还会签订工作合同,按照企业职工安排待遇甚至养老金。

焦天成如此,陈琳琳也是如此!

而他们都没有在孙府里干太久的打算……比如陈琳琳这样的,在孙府里虽然干活轻松也能存下钱来,但总归不是长久之道。

而焦天成嘛,也有着年轻人的野望!

在路上,两人不可避免的在聊天中,谈及了对未来的畅想。

陈琳琳说,这两年她一直都在自学中学课程和会计课程,然后打算明年去参加成人中学考试,争取考一个初中毕业证,然后就去报一个会计的培训班争取考一个会计证。

她有个表姐就是通过自学拿到了初中的毕业证,又报了会计培训班,现在找到了一份会计的工作。

虽然综合收入算下来,比侍女的工资还要低不少,甚至还不包吃住,但是工作体面啊!

她也想和表姐一样,穿着职业装体面的坐在办公室里上班!

焦天成听罢则是表达了赞许和鼓励……他喜欢她这种对未来有明确规划并行动的人!

而且这条路子还的确是可以的……因为受限于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当代的楚国女性大部分其实是不出来工作的,尤其是成家之后一般都是辞职回家相夫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