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章 三十二亿楚元

这也是皇家理工学院那边的内燃机研发项目组,选择和李氏动力公司一起研发的缘故……不是李氏动力公司多好,多强……而是其他三家汽车公司都不带皇家理工学院玩了,人家都直接独立搞出来的汽油发动机,不需要皇家理工学院方面的技术支持。

皇家理工学院的内燃机,尤其是汽油发动机研发项目除了找李氏动力公司合作,也没第二个选项了。

但是在内燃机领域里虽然一时不慎导致落后,没能占据主动位置,但是在发动机的另外一条路线上,也就是蒸汽轮机的研发上,皇家理工学院却是依旧保持着强势。

承顺四十八年的时候,皇家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就已经制作出来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可以实用化的蒸汽轮机,这是一台用于发电领域的蒸汽轮机,其转速非常夸张,最大可以达到每分钟三万转……

不过太高的转速其实对于实际应用而言就非常困难,想要把蒸汽轮机用于实际当中,还得把转速降低下来,而且是采取可控的转速,也就是让蒸汽轮机的转速可以在不同速率里进行变动,而这就需要分级膨胀以及多个转子的支撑。

而这些,对于当代的大楚帝国而言那妥妥都是黑科技……设计加工难度极高,可以说是挑战目前大楚帝国工业基础的极限。

但是皇家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愣是给解决了这些问题,甚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都还搞出来了几种新型材料呢。

最终,皇家理工学院研发出来的蒸汽轮机原型机制造成功,并在后续试验里用于发电,发电效率远远超过传统的蒸汽机。

这一领域的突破,也是迅速引起了国内三大蒸汽机厂商的注意,然后又陆续获得了蒸汽轮机的各项基础专利,在这个基础上向市场上推出了发电用的蒸汽轮机。

如今,虽然蒸汽轮机面世不过一年多,但实际上已经有部分地区的电力公司使用蒸汽轮机进行发电了……这玩意虽然昂贵,但是发电效率实在太高,整合发电成本也大幅度下降。

不出意外的话,后续大楚帝国里的火力发电,大部分应该都会采用蒸汽轮机了……至于能用多少,这就要看电气化的整体建设进步,还要看交流电的专利啥时候过期……

现在国内一大堆企业,尤其是各省电网公司,官办的三大电气公司都在等着交流电相应核心专利过期呢。

为啥?因为现在的交流电的一些核心专利技术都被李氏电气公司所掌控……而这几年的谈判中,李氏电气公司始终拒绝交出这些核心专利,只愿意出售交流电设备……

然而这对于一大票电力公司而言却是无法接受的。

尤其是获得了商业用电专属供应权的各省官办电网公司而言,那更是无法接受的……这意味着电网设备只有一个独家供应商……这等于把刀子直接递给了供应商,然后供应商拿着刀子对准自己的脖子。

所以各省官办电网公司一商量……得,先不搞交流电了……虽然交流电有着诸多优势,但是用不了也没办法,只能搞直流电了。

因此,目前大楚帝国里的所有官办供电网络,即所有直辖领地里的所有商业供电网络,都是清一色的采用直流电。

不过李氏电气公司虽然无法获得所有本土,也就是直辖领地里的公办商业电网里的业务……但是人家还可以直接向那些自己发电自己用的企业出售他们的交流电设备啊。

同时开始在一些藩属国里建立推行他们的交流电电网,比如西非王国,作为一个比较少数的富裕,并且政治地位比较特殊的藩属国,早早就和李氏电气公司达成了合作,准许李氏电气公司在西非王国里建设交流电供电网络。

如今李氏电气公司那边的目标很明确……哪怕在直辖乃至行政领地里都无法建设他们想要的电网,但是只要抓住那些藩属国的市场,他们未来也能大赚特赚。

至于国内市场,现在虽然还在僵持,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李氏电气公司和各电网公司总归是会妥协,达成协议的……无非就是平价供应交流电设备,并且有限放开专利授权,让其他几家电气公司也参与交流电设备生产制造,估计还是没有太大问题。

一方面是各大电网公司压力也大……上头早就说要搞电气化了,但是折腾了好些年现在也只有个直流电电网,而直流电因为传输距离比较短,传输成本大,就注定了很难搞成大规模的供电网络。

而规模上不了,成本也就下不来,成本下不来,那么电气化的推动工作就更难搞。

而另外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流逝,交流电的多项核心专利也逐渐接近到期……其中的几种核心专利,大概都会在承顺五十五年到期。

如此情况下,时间拖得越久,其实李氏电气公司的谈判筹码就越来越少……

如果不是各电网公司还需要李氏电气公司在交流电领域里的强大技术支持,拉低电网建设成本的话,估计都不会继续谈,而是拖着,拖到五年后交流电核心专利到期。

一旦专利到期,国内的其他电气公司,尤其是技术比较强的三大官办电气公司立马就能向市场推出交流电相应设备……这三大官办电气公司,早就在实验室里搞出来了交流电设备了,奈何专利限制无法投入商业应用。

李氏电气公司前些年搞的太狠,一口气几乎把交流电的相应核心专利都给弄了,搞的其他公司哪怕是能搞出来交流电设备也无法用于商业用途。

但是这种情况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李氏电气公司一开始还想要争取行政领地那边的电网建设授权,不求独家授权,只求一个参与的机会,哪怕是作为一个供电网络里的一部分,比如发电厂,但是被各电网公司所拒绝!

所有直辖以及行政领地里的商业用电领域,都是属于各省官办电网公司的独家垄断权力,根本不对外开放,哪怕是李氏电气公司也不例外。

后来李氏电气公司退而求次,不要求参与电网建设,供电……不要求什么了,只是单纯的放开交流电设备供应,你们电网公司愿意采购就采购。

但是电网公司还是不乐意……因为这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里,电网设备都只有李氏电气公司一个供应商,这不符合原则。

电网公司能够接受的是,李氏电气公司的交流电设备他们可以采购使用,但是也要求李氏电气公司放开交流电设备授权,准许其他电气公司生产销售交流电设备……哪怕为此支出一笔高昂的专利使用费。

然后双方就卡在了这里……谈了几年也没啥进展。

而随着时间的过去,李氏电气公司那边也是表现出了屈服的态度……因为他们发现藩属国的电网市场前景虽然很大,他们也在美宋王国,西非王国甚至在一些欧洲藩属国里搞建设了电网投入运营,但是这些还不足以支撑偌大一个李氏电气公司。

怎么说呢,再不卖交流电设备,这前期庞大的研发成本可能就收不回来了……再过几年专利一到期,大家可就要在交流电设备上爆发惨烈竞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