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页

玉帝的算计,无外乎有三个目的——天庭的威严、求贤若渴的姿态、杨戬本身的气运。

杨戬本以为自己和玉帝有这些默契,他第一次在龙宫故意呵斥太白金星,玉帝摆出了一副不以为意、礼贤下士的姿态,这就是他们隔空的默契。

但在天庭的威严和道门威望之间,两者有了分歧。

杨戬并未倒向天庭,而是以道门弟子自居;玉帝想用杨戬的归顺落道门面皮、扬天庭之威的算计落空。

杨戬和玉帝的关系在两道檄文之后,按理说已经达到了冰点,但在杨戬混入天庭时,玉帝又假借太白金星之手,让杨戬寻到了瑶姬的所在。

这些,就是玉帝的第三重算计——杨戬本身。

龙宫招杨戬为女婿,玉帝也想招杨戬为天庭大将,杨戬身上的气运和他所承载的变数与机缘,是玉帝和龙宫都想拿到手中的。

如今,杨戬决定将这些“势”整合之后,和玉帝摊牌。

开山斧已经在手,他的实力也必然超过了“二郎劈山时本应有”的实力,此行杨戬有十足的把握,甚至不惜也大闹一次天宫!

这场博弈,他和玉帝之间并没有输赢,两者各取所需,有的只是些许得失罢了。

“当真心累。”

杨戬撇了下嘴角,若非他必须救回瑶姬,还要确保瑶姬和小婵儿今后的安危,他如何会费这些力气?

算计筹谋的多了,反而会影响修道的心境啊。

杨戬思绪陈杂,纵地金光施展了小半日,终于回了玉泉山。

他左手提着开山斧,没和小婵儿打招呼就走入金霞洞中,向师父复命。

“此行可安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