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页

帝辛不想对诸侯服软,却又无法对天下诸侯动武。帝辛当然不傻,他若是无故征伐诸侯,恐怕这天下诸侯一夜之间便会大举反旗,杀向朝歌。

闻仲也知帝辛此时只是感觉无法下台,沉声道:

“陛下,且听老臣一言……”

他将诸侯之势细细说来,又将那四大诸侯点出,定下了稳东、镇西、策南、调北之计。

东伯候姜恒楚,八百诸侯之首,也是帝辛之岳丈,总震东路二百诸侯,这是帝辛可以信赖,也是最为稳妥的一路。

西路则是大患,西伯侯姬昌素有“圣人”之名,西岐越发强大,天下有德之士多去投奔。

南伯候鄂崇禹,为人正直刚毅,近年来大兴冶炼,帐下私兵数不可数,且其屯粮甚多,令朝歌不安。

北伯候崇侯虎……这是帝辛的心腹,乃是帝辛一手培植起的北镇诸侯,忠心耿耿,能征善战,不必多言。

所谓的“调北”,便是将崇侯虎的兵马调动起来,策应朝歌,暗中征伐西岐。

在朝歌城南侧布置重兵提防鄂崇禹,以计策散其军心民心,分化南路两百路诸侯,最好掀起几场战戈,令其自断臂膀。

八百家诸侯之间若有私怨,自是可以互相征伐的,只要师出有名,不必报于朝歌城。

东路暂且不动,东夷部落——东胜神州的人族势力乃是夏商尽皆需面对的大敌,有东伯侯在,帝辛也可少点烦心事。

杨戬在梁上听的有趣,多打量了几眼这位头发花白的闻仲,心中还真就把他当做了大敌。

闻仲不死,商朝难灭啊。

帝辛听得闻仲进言,嘴角勾勒出些许弧度,笑道:“有太师助我,这天下何愁不定?”

一旁的黄衮与黄飞虎也尽皆出言称赞,唯独王叔比干,站在闻仲之后,轻叹了声,道:“大王,为何不以德感化诸侯,却用计谋筹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