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磨子压手的时候,才最是煎熬啊。”
“那可不,呵呵,对了,先前如卿这孩子喊伯爷您叔叔时,伯爷是何感触?”
都是千年的狐狸,就没必要拿《聊斋》扯皮了。
郑伯爷能瞧出来老太婆的不同寻常,所以在应对时,也就洒脱得很。
“当真是酥麻进了骨子里。”
“呵呵呵呵。”老妪笑了起来,伸手抓了一把泥巴,砸向郑凡,当然,只是做做样子,笑骂道:“都是当叔叔的人了,怎能对自个儿侄女儿这般没羞没臊。”
“莫说我这叔叔当得莫名其妙的,就是真的叔叔,又算得了什么?都说豪门大族里,腌臜事儿堆砌得跟那金银一般多。”
“看来郑伯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哦?愿闻其详。”
“时下范家,看似豪奢,但都是烈火烹油炸起来的势,范家身为屈氏奴仆,按理说,一应收成的大头,都要给屈氏,就是自个儿这边,账面上能截流下来的,真的不算多。
如今的大富大贵,是屈氏以范家为点眼,做一面牌子,招揽人心。
若非是范家私底下还有一些生意,此时的范家,无非是一具粉面骷髅罢了。”
老妪的意思就是,是屈氏让范家这般看起来富贵的,这是牌面;
皇帝要招揽人心,需要给忠诚自己的大臣将军以厚待,屈氏这种大贵族,也是一样。
但为了钳制范府坐大,最终出现奴大欺主的局面,所以迫使范家必须各路豪阔,除每年上缴屈氏的定例银子以外,范家剩下的银子,必须挥霍掉。
让你看似红火,实则就是个虚胖的空架子。
这应该是屈氏自很久以前就定下的制衡之策,只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今的范家,终究还是起来了,其隐藏在下面的底蕴,其实足以让屈氏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