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6页

许安起身,退出了帅帐。

郑凡的目光,则又落到陈仙霸和屈培骆身上。

当下格局是,

晋东军出镇南关后,来势汹汹,已经沿着上谷郡南部也就是渭河沿岸拉开了阵势,这里面,兵马肯定不是堆积在一起,而是铺散开了,进行重点的针对。

双方其实都清楚,接下来,晋东军要做的,就是过江了。

楚人已经开始了战略收缩,楚人也不打算在渭河来直接与晋东军进行战略决战,因为这笔买卖,对楚人太亏。

晋东军要是输了,在事先防备好楚军水师的前提下,至多也就是个进攻受挫,打不过江去的局面,损兵折将是无法避免的,但真要说伤筋动骨,还真不至于。

另外,就算是晋东军第一轮攻势败了,楚军敢趁着这波势头反攻过来么?

且不说上谷郡的地形对于以步卒为主的楚军而言简直就是“裸”奔,真就爆种打了过来,那镇南关还立在那儿呢?

到时候,楚军就是进退不得了。

对于楚军而言,反攻过渭河必须要达成的战略目的就是一口气在击溃晋东军主力的基础上,再拿下镇南关,否则在这宽阔的平原上,晋东骑兵足以将楚军精锐给埋葬。

至于说坚守,也得看看运气,因为一旦晋东军攻破了一点,在某一处位置上登了岸,甚至更远一点,从三索郡那里过河,再绕过来;

楚军一旦做出坚守渭河的决定,其防线就会在呈一字长蛇阵的基础上被马上戳出几个窟窿,然后被晋东军各路兵马完成切割包围。

虽然好些年没打仗了,但双方的战术习惯彼此都心知肚明。

故而,

从军事布置角度来说,对面的楚国王爷熊廷山,选择战略收缩,以空间换时间,是正确的选择。

毕竟,当年燕军曾两次杀入楚国腹地,但最后,都不得不撤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