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内外联手

天顺四年。</p>

夏。</p>

卢尚书私藏龙袍、铠甲、炸弹,涉嫌谋逆。</p>

前两样是东厂栽赃,后者却是证据确凿,纵使文武百官也无话可说。</p>

天顺帝亲批斩立决,择日行刑。</p>

唐明远跪在宫门外两天两夜,直至晕死过去,未能获得陛下召见。</p>

端月廿三。</p>

正值盛夏,烈日炎炎。</p>

菜市口跪了一长排囚犯,背上插着亡命牌,身旁站着刽子手。</p>

呜呜啼啼声连绵不绝,胆子小的忍不住大喊饶命,甚至诅咒辱骂卢尚书,试图获得东厂关注。</p>

反倒是岁数小的孙辈儿童,跪在地上左看右看,乌溜溜眼睛眨呀眨的,不明白这是在玩什么游戏。</p>

四周挤满了围观百姓,等着看砍头热闹,时不时有人扔烂菜叶、臭鸡蛋。</p>

“砍头,快砍头!”</p>

“圣上是仁君,胆敢谋反,合该诛九族!”</p>

“东厂当真办了回好事儿,若是让卢家谋反了,咱们好日子就没喽。”</p>

“慎言慎言!”</p>

“咱在说东厂好话,这都不行?”</p>

“那俩字儿提都不能提,犯忌讳……”</p>

这绝不是东厂安排的托儿,而是百姓自发的支持天顺帝,对意图谋反的卢家打心眼里厌恶。</p>

天顺帝收太监做干儿,开了国朝先例。</p>

内侍在六部任职,亦是前所未有。</p>

这般所作所为,但凡换个皇帝,早就被朝堂、民间骂成了昏君,偏偏天顺帝却成了交相赞颂的仁君。</p>

盖因内相周、圆二公公监察百官,外相唐明远主持国朝改革。</p>

百姓感受到了切实好处,对于陛下宠信宦官、纵情声色,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p>

所以卢家谋反诛九族,百姓拍手称快。</p>

至于卢尚书是不是支持新政,百姓不清楚,也懒得探究,只要砍官老爷脑袋就叫好!</p>

人群当中。</p>

周易下巴、嘴唇沾了胡须,换上乡间老财喜欢穿的葛纱衣,目光四下寻摸,终于在角落见到了熟人。</p>

施展游龙功在人群中穿梭,来到东南角落。</p>

扮做百姓的护卫发现了异样,四五个横成一排,阻止周易靠近唐相。</p>

周易揣着手,笑眯眯的说道:“咱家与唐大人是旧识。”</p>

咱家二字入耳,护卫面色微变。</p>

唐明远戴着玄色斗笠,仔细打量周易模样,诧异道:“竟然是督公驾临,这身打扮可不如蟒袍有气势。”</p>

“唐大人有所不知,咱家小时候穷苦,连顿饱饭都没吃过。”</p>

周易身形如同游鱼,轻易破开护卫阻拦,站在唐明远身旁,缅怀道。</p>

“那时候爹爹为村里孙老财种田,羡慕人家穿的衣裳,做梦将来能有一件,今儿也算是圆梦了。”</p>

唐明远赞叹道:“督公从乡间小子,一路走到今日,权倾朝野,称得上当世人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