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拳套和剑器

叩问仙道 雨打青石 2029 字 10个月前

拳套只有拳头大,表面青光流转,浮现好看的鱼鳞纹,仿佛是由一枚枚鱼鳞叠成的。

在拳套的拳锋处,各有三根尖刺冒出,尖刺微微弯曲,闪烁寒芒,锋利异常,轻易就能破开敌人防御,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凶器!

看着自己的作品,秦桑又做了些调整,满意地点了点头,引动那些圆球融入拳套,强化结构,丰富细节。

塑形完成,接下来需要铭刻禁制、符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决定了拳套的威能。

这一步相当于为拳套开辟经络,禁制符文便是一条条经脉,炼器师称为通贯气脉。

选择何种禁制符文、如何进行组合,是否契合使用者,都需要仔细考虑,慎之又慎。

秦桑为自己炼制,相对而言简单些,但进展也极为缓慢,一连过去数月,只得到一个器胚。

在炼制的过程中,秦桑收获了很多心得,也有许多思考,需要想清楚,心知不可能一蹴而就,于是中断炼制。

灵虚大师不知何时回来了,见到秦桑出关,立刻把他拉入厅堂,摆出一个玉瓶,捋髯而笑,“幸不辱命!”

玉瓶内盛放三枚丹药。

青色丹药表面结一层细微的白霜,如同飘动在青天的澹澹白云。

三枚青霜丹!

秦桑惊喜之余,对灵虚大师佩服不已。

按照丹方记载,一炉青霜丹,若所有灵药的药性均属上乘,其他条件近乎完美,可成四枚。

秦桑自知自己搜集的灵药参差不齐,灵虚大师丹成三枚,足见其炼丹之术精湛。

“多谢大师!”

秦桑谢过,心中暗道火玉蜈蚣服用三枚青霜丹,若还不能突破,只能顺其自然了。

集齐滢花丹所需灵药还需时间,秦桑便不再久留,向灵虚大师告辞。

……

中茂治北部。

正性靖,妙通坛。

离开灵虚大师府邸,秦桑来到此处都坛。

他要拜访的是一个名为点金山的势力。

点金山在道门颇有名气,精擅炼器,门中产业点金阁开办在多处靖坛。

不过,点金山的山门不在靖坛,位于一处较为偏僻的都坛治下。

秦桑经过打探,选定点金山。

此时他改头换面,从靖坛飞遁而来,落在都坛城门,进入仙城,找到点金阁。

步入阁中,秦桑只说鉴定一件法宝,由侍女引领进入后堂,见到点金山的一位炼器师。

一眼看破对方的修为。

秦桑大剌剌坐下,“听说点金山掌门乃是炼器宗师,贫道慕名而来,有一件宝物想请贵掌门掌掌眼,却不知如何才能见到?”

对方神色不变道:“只要道友的宝物足够珍稀,掌门定当亲自会见道友。”

秦桑取出一个木匣,放在桉上,“道友想看,拿去便是。”

那炼器师拿在手中,不一会儿额头见汗,他连木匣上的禁制都破不开,顿时明白了。

他敬畏地看了眼秦桑,匆匆起身,恭声道:“请真人稍待,贫道这就去请掌门出山!”

侍女送来香茗。

秦桑在静室等了一炷香时间,房门被叩响,接着走进来一位国字脸的道士。

道士不苟言笑,气质严肃,进来便稽首一礼,“下人无状,慢待真人。”

秦桑起身,含笑还礼,“只怪贫道冒昧来访。”

道士正是点金山掌门,他在秦桑对面坐下,也不问秦桑的身份和宝物的来历,征得许可,打开木匣。

匣中彷若无物,可以直接看透匣底的木纹。

点金山掌门目光微凝,小心翼翼伸出双手,托举出承影剑。

承影剑在他手中,透明的剑身无法目见,只在桌桉上留下一道澹澹的影痕。

“再从点金山获得一些炼器典籍,印证之前所得,炼制拳套应能万无一失……”

秦桑品着灵茶,暗自思索。

只见点金山掌心涌现金光,双手仿佛金铁铸就,金光向承影剑剑身弥漫,照出金灿灿的剑身,显然是用独门秘术查探。

后又接连换了几种秘术。

点金山掌门眼中闪过疑惑之芒,迟疑道:“这可能不是一柄剑。”

“不是剑?”秦桑诧异,有些不明白。

点金山掌门点头,“至少不属于贫道见过的任何一种剑器,或许是贫道见识短浅。但贫道怀疑它根本不是法宝或灵宝,也不像传说中的真宝之流,而是一种特殊的宝物。或许……寻一位精于剑道的剑修,能看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