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页

不像是刚刚开始实习时的学生,已经轮转了两个科室的王壮勇,现在有些明白医院的生存之道了。

作为最底层的生产资料,王壮勇渐渐知道了埋头苦干的重要性。

当然,知道归知道,怎么做又是另一回事了。

王壮勇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技术,与大部分实习生一样,只是读书读了4年的医学生,他知道的,科室的年轻医生都知道,高级医生知道的更详细,牛人可能是参与了教材的编写。

这种情况下,王壮勇为了表现自己埋头苦干的性格,就只好采用了最庸俗的套路:搞卫生。

在检验科,王壮勇还不太懂得这个道理,只看着有两位同学格外勤劳,早出晚归又受到医生们的青睐,额外学了不少的东西。

到了轮转的第二间神经内科以后,王壮勇就发现有4名同学开始早出晚归的干活了——病房的卫生是有护工们来做的,办公室的地板等等,也都是有专人来打扫。同学们能够触及的环境,主要就是医生们的休息室,以及桌面、资料室和会议室等等。

地方小,任务少,想做的人又多,自然就会引起竞争。

王壮勇在神经内科每天都要尽可能的早起,以得到更多一点的打扫机会。

然而,少少的工作由多多的人来分,再没有人能重复第一波实习时的好运了。

进入急诊科以后,王壮勇的态度更加积极。

虽然本轮总计有6名同学加入到了卫生保卫战中来,但急诊科的面积大,规模大,王壮勇自觉还是有些机会的。

“实习生吗?”一名医生看中了努力干活的王壮勇。

王壮勇熟悉这种语气。

在他的感觉里,实习生们就像是在劳务市场上做短工的打工者,医生护士就像是包工头。做短工的要卖弄力气露出肌肉来证明自己,争取得到包工头的点名。

所不同的是,医院里的包工头剥削短工都是不给钱的,最多只管一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