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过江行军,合围在即

长生可否 江天寥廓 1471 字 2022-11-12

石敬岩听懂了,王源之怕义军当中有奸细,如果在一起行军,被奸细传出情报都是小事,万一有下毒放火什么的,的确是大问题。

他不是光凭情绪做事的人,很清楚此次义军人员混杂,包含奸细是绝对可能的。

“守义先生放心,本就是护航之责,区别不过是跟着船只还是跟着车队罢了。”见石敬岩应诺,王源之感激的拍了拍他肩膀:“辛苦石大侠了。”

之后再由石敬岩去传话,自然更容易被侠客们接受一些,也不会有什么芥蒂。

直到日暮时分,终于整装完毕。

切诺基人失去了言语能力,尚且不知道怎么交流,帮不上太大的忙,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力气活,其实魏国公府的家丁也不甚熟练,反而是王家的那些护卫,仿佛是经过无数次演练一般,无论是组装战车还是大军行进,都十分熟练而有章法。

有这六百护卫为核心,他们这支队伍才像是一支正规军。

拥有大量偏厢车,带着辎重,大军前行的速度却并不慢,部队中有足够的骡马提供畜力。

黑夜来临,火把点起,车队前行显得格外壮观。

徐丁的那三百家丁被编为了骑兵,王源之原本准备了三百匹战马,全部都交给了徐丁,王家的护卫则全部作为步兵维护着这支军队的建制。

倒不如说,这样更加便与指挥一些。

徐丁展现出了一个成熟将领的能力,他极大的发挥着骑兵的作用,三百名骑兵,其中两百人被散了出去,当做探马来使用。

敢在黑夜这样用兵,已经非同寻常了。

如果不是训练有素,骑兵这样散出去做探马,不说情报收集得怎样,会不会迷路,能不能回来都是两说。

俞大猷与徐丁并肩骑行,问道:“哥哥麾下这些家丁,都是上过战场的?”

“正德十二年应州大捷,儿郎们都是随武宗征战过蒙古的,当年一战靖平边患,我们也就退下来了,这些年技艺也未曾生疏。”徐丁骄傲的说道。

虽然《武宗实录》记载,此战双方投入十万兵马决战,大战从早上打到晚上。然后史书记载,明军亡52人,缴获蒙军首级16个,明明是大胜却渲染为大败,说武宗吹牛。

但事实如何,有点逻辑的人都能看出来史书有问题。

徐丁他们这些人退伍也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那些文官实在欺人太甚,武宗一死,他们也就寒了心,从边关退下,蒙魏国公府收留,他们便为魏国公效力。

当然,那是普通将士,徐丁自己本身就是魏国公府上的家生子。

“早听说过应州大捷,可史书记载实在寒心,不知道战况具体如何?”俞大猷显然对那一战相当感兴趣。

徐丁则沉默一会,说道:“史书记载无误,只是可恨。”

“蒙古小王子攻打应州已经数天,城破在即,陛下当初运筹帷幄,我等援军如同神兵天降,逼迫小王子与我等决战。”

“鏖战一天,我军阵亡52人,重伤56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