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文兴武盛,惊世武学

家有一人,反对宋庭,戮一家。十家反对,戮一村。

严苛的律法下,成果喜人。

摧毁一个民族,首先要摧毁他们的文化。这种打着教化为名的手段,哲宗用的极好。

三代之后,就足以将这些外族,彻底同化为大宋子民。

中原之地,盛世来临。

武风兴盛。

拥攻陷两国之功,朝廷武将的身份,被哲宗一度拔高,不输文人。

以文抑武的祖制不复存在,朝廷开始文武并重,大宋再也不是文人的一言堂。

第五年。

华山!

十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少女,走下绝顶,开始踏足江湖,很快就在大宋官府力量的帮助下,在天下各地建立十一座真武殿。

灵鹫宫,擂鼓山也同时有两座真武殿拔地而起。

这一次传授的武学,不在是华山绝顶的那类秘笈,而是面向普罗大众。

士农工商,医卜星相,以诸子百家思想为根而成就的百业武学。

但凡有一技之长,几乎都能找到能够匹配的武学。

此时,华山绝顶已经不在传播武学,而是成为了林平之的闭关之地。

天下十三座真武殿同时发力。

遍布天下的文人士子,也开始尝试进入真武殿,学习以儒家思想为根基创造的儒门武学。

第七年。

朝廷创立学宫,聘请各行各业佼佼者为教习。择适龄孩童入学,传授文武知识,选修百业。

这一年十三座真武殿,同时向天下文人武人推出一个消息。

凡将华山真武殿传下的任何一门武学研究透彻推陈出新者,凡是在内功,兵刃,拳掌……上,有惊人造诣者,通过考核,都有机会得到真武殿主的亲自指点。

为期五年!

世人皆知真武殿主武道通神,乃是天下人公认的武圣人,仙人一般的人物。

他的指点可谓弥足珍贵,纷纷憋着一股劲,择一门拿手的武学认真研习。

这一年是武林最平和的一年。

这一年江湖上没在兴起多少帮派,反而兴起无数学社。

由学习辟邪两卷之人,组成的辟邪剑社。

学习刀法之人,组成的论刀阁。

身法出众者,组成的追风学社。

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