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皇帝家也没余粮

没错,别看刘协已经当了皇帝许多年,但是他今年真的才15岁。伏寿跟董贵人比他还小一两岁。

所以,懂了吧。

这也是刘协一直躲着后宫嫔妃的原因,没办法,都是一群十来岁的小孩,他是真的下不了手啊。

不过,现在伏寿跟董贵人已经找上门来了,自己要是再把她俩推出去,难免她们两人会多想。

所以,刘协只能答应今晚留她俩在书房过夜。

听到刘协的许诺,伏寿跟董贵人脸上一喜。

“陛下,你先歇着,臣妾与妹妹先去膳房看看,今夜给陛下补补身子。”说完这句话,伏寿也等刘协回答,直接拉着董贵人就跑。

只留下刘协一个人在书房中凌乱。

“补补身子?补毛线个身子?朕还需要补身子?”刘协在心里骂了一句。

不过,伏寿跟董贵人走了,起码一两个时辰之内,她俩是不会回来的。

而刘协重新坐到摆放奏书的桉几边上,随手拿起一份奏书,就看是看了起来。

不过,这一看,就让刘协有一些微微皱眉。

这份奏书是还在宛城的董承写来的,主要的内容很简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宛城穷了。

其实,刘协派遣董承去宛城,除了让他统帅大军,镇守宛城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宛城所在的颍川,是刘协准备给玩家们的实验封地。

他需要让董承先过去,考察一下宛城的情况,特别是钱粮方面的情况。

因为,到现在,洛阳的粮草供给,还是在依靠河东一郡。

想要以一郡之地,供养整个大汉朝廷,说实话,真的不现实。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汉朝的官员发俸,不是发银子,而是发的粮,一名太守,一年的俸禄就是两千石。

而洛阳有多少两千石的官员?可以这么说,只要够参加小朝会的官员,就没有一个是低于两千石的。

如果是大朝会,那么对不起,最低四百石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