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8页

“只要我们能在凶手的车里找到这只蚊子的尸体,就能用车内蚊子的dna,和死者手腕上血液里的dna做对比,以此证明死者上过凶手的车!”

他给出的答案有些出乎意料。

横沟参悟顺着林新一的思路认真思考片刻,最终却只是皱着眉头问道:

“不对啊,林先生。”

“我们现在只知道,荒卷义市生前打死过一只蚊子。”

“谁知道他是在车上被蚊子咬到的,还是在上车之前、或者下车之后,在海水浴场、或者酒店停车场里,被蚊子咬到的?”

横沟参悟有些不解,林新一怎么就能肯定,死者是在凶手的车上遭遇这只蚊子的。

“我当然不‘肯定’。”

“这只是猜想,一种大胆的猜想。”

林新一非常严谨地纠正用词,然后才解释道:

“人体对蚊虫叮咬的反应程度,其实取决于免疫系统对蚊虫毒素的适应程度。”

“第一次被同一类的蚊子叮咬,免疫系统还不认识毒素,就完全不会作出反应。”

“而被同一类蚊子咬得多了,免疫系统默认这种毒素伤害不到人体,就只会稍作反应,使得身上不起疙瘩,只出现一些不起眼的小红点。”

“而像死者这种,手腕肿起一个大红疙瘩的反应表现……”

“正是处于免疫系统对此类毒素的初步适应阶段。”

“这时免疫系统已然接触过此类蚊虫毒素,能对其进行识别,并做出激烈反应。”

“于是在被蚊虫叮咬之后,人体会即时出现肿胀,并伴有周围的红肿,且在20分钟之内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