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明帝国事宜

根据这一份地图,那些地区还有充沛的雨水可以保证正常发展,那些地区缺少雨水需要改造环境,那些地区彻底变成戈壁沙漠环境不宜生存,都表现的一清二楚。

根据这一份地图,清河帝国决定是对于明帝国内部的一些地区进行搬迁,比如说一些生活在山林里偏僻地区的百姓,就迁移出去。

比如说生活在少雨地区的百姓,也都大批量迁移到其他的地区。在清河帝国内部,地广人稀的北方地区,可是非常欢迎这些人口。

只不过,哪怕是一列列符文火车,或者是浮空飞艇一起运输这些迁移百姓,也是一个大工程。

根据帝国测算,明帝国现如今有着一半地区不在适宜农耕居住,最多是变成草原环境。

还有一些地区沙漠化,不适宜改造,那些地区已经是发生了多少次天灾,这里的百姓都需要迁移。

这些百姓的数量,加在一起超过了五千万。占据了明帝国三分之一的土地。

对于这些百姓,在清河帝国北方地区,大量的城市缺少工人,狄风城镇也有大量的荒地没有得到开发。

当听到有着五千万人口迁移,顿时,清河帝国北方的青,青阳道,清远道三个地区的总政务官一天多分申请的送到了清河帝国总政务厅那里。

鉴于那些地区的确是数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四五千万的人口,虽然路途漫长,但交通便捷,符文列车可以直通那里。

再加上高速符文列车的出现,沿途甚至是不需要停靠各站台,只需要沿途补给,一路两万公里日夜不停只需要十多天的时间。

正是因为这样的大迁移工程,才是让明帝国原本的一些行省撤销,拆解,并入那些有着人口的地区。

至于这些人是否是故土难离,这就不在清河帝国的考量之中,这才是刚刚经历过战争,拿着武器,开着坦克的军团进驻那些村镇县城。

然后说明情况,确保沿途分发足够的食物,之后清点各自的财产,折算成一笔安家费,在到了地方之后,就会发放。

当然,因为这些百姓到地方大都是分配房产,工作,安家费实际上也不多。

于是,在武力威胁,利益诱导的情况下,这些百姓选择了迁移,先是乘坐客车,拿着收拾好的一些衣服,有价值的东西就上了客车。

因为沿途分发食物,这些百姓都粮食都清算之后,记录造册,等到到地方,从地方粮库补发。

区区五千万人的粮食,对于清河帝国来说,真的不值一提,因为清河帝国有着大量高效率的农场,每一年生产的粮食足够清河帝国吃上许多年。

粮仓内储备的粮食足够帝国十五亿人口吃上二十年的。没错,储备的粮食数量又增长了,哪怕是喂养牲畜,还是酿酒,对外出售,都无法消耗清河帝国每一年生产的粮食,大量的粮食只能是储存下来。

因此,在这数十年的积累下,清河帝国储备了海量的粮食,哪怕是这一次五千万人的消耗,以及补助,相对于清河帝国的储备来说,也消耗不了多少。

而且五千万人的迁移不是很快就结束,而是持续至少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时间,如此时间段,足以让清河帝国完成对于内部粮食的调动。

正好今年的粮食生产出来,大量的陈粮没有地方消耗,制作成成品作为移民路程上的食物消耗。

而在青,青阳道,青远道那边,同样是有着充足的粮食,移民到地方,就可以直接发粮食。

至于住所,在分配到的各地区在命令下达之后,第一时间作出行动,调动工程队修建房屋。

因为有着大片的地区可供居住,因此一栋栋四室两厅的六层住宅楼不断的修建,每一个县都能保证十多万人的居住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