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和

再逢春 丸子炒饭 1108 字 2023-02-23

依照皇帝的意思,追尊皇太后的诏书由学士拟成诏书,而后发至门下修改,但是皇帝的口谕下达后,门下省迟迟没见到那封诏书。

太后与皇帝不欢而散,但是却也没有明着反对皇帝孝顺自己亲生母亲的意思。

负责草拟追封诏书的谢玉衡才华横溢,知道是圣上追封亲生母亲,写诏书时也花了大力气,他写完吹干,来回看了两三回都自觉十分满意,才亲自送去给上司。

但是两三日之后,那份诏书又原封不动地出现在他案头。

中书侍郎崔安玦笑吟吟地责备他道:“谢舍人从前为陛下草拟过许多诏书,怎么这一回十分惫懒,居然有好几处错漏?”

“王氏太妃是陛下的亲生母亲,陛下是何等孝顺之人,你总该更重视些才对。”

谢玉衡摸不着头脑,他平日里兢兢业业,中书侍郎哪只眼睛看见自己不认真了?

然而官大一级压死人,他羞惭应下:“崔相公说的是,下官知错,一定更尽心些。”

“你好生改一改,拿出你的文才来,为王太妃再写一篇好了,”崔安玦笑着拍了拍他肩,“陛下常说,谢舍人善文辞,援笔立成,但是司马相如与枚皋之间,我想谢舍人应该自有取舍。”

枚皋与司马相如都是侍奉汉武帝左右的文臣,只是一个下笔飞速,一个却是慢工出细活,文章为一时之绝,后世名气更大,这些谢玉衡自然知道。

但一份追尊皇太后的文书,他就是再怎么为陛下表达对生母的美好追忆与哀思,也不能写出一朵花来罢?

他无奈又改了三回,他写一封诏书至多半个时辰,但是审阅却往往好几日,就算他笔下真的开出一朵花,中书侍郎也能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非得摘出几个错。

甚至最后一次,文书被送回来时,上面明显沾了不属于自己的墨汁。

这是不敬,还得重新誊写一份。

谢玉衡几乎被中书侍郎的无耻气死,他对着一篇文章翻来覆去改倒不是很为难,大不了敷衍再改几个字,反正得到的也是一样的答复,但要是再改下去,就崔相公这散漫闲适的态度,王太妃的祭祀日都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