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风和日丽。
云府书房内轩窗大敞,任由暖阳倾洒。
今日天光大好,云雾敛燃了一支袅袅沉香,将他往日执笔留墨的画卷悉数拿了出来,一幅幅舒展铺开。或摊平或悬挂,曝晒在阳光下,墨香悠然。
放眼望去,这些工笔画都有一处共同点。那便是轻描淡写的笔触落于景致,浓墨重彩则属于画中的女子。
从孩童少时青丝垂髫,画至碧玉妆成长发及腰。有在弘文馆激扬文字,狩猎场弯弓满月,亦有在金銮殿指点江山,碧霄台抚琴弄影。
足以见云雾敛对画中人的偏爱。
而其中最后一组画,是女子凤冠霞帔,面朝皇城方向三叩九拜。末了,登上和亲仪驾。车帘落幕,辘辘离京。
毋庸置疑,是昭华公主江云锦。
自打云雾敛少年入宫以来,随侍在江稷明近身有幸学得作画,他画的第一个人便是江云锦。
往后十数年,无论清闲或者忙碌,凡是他亲眼所见有关江云锦的点滴,都会记录在画纸上,并且要求自己必须画得惟妙惟肖、尽善尽美为止。于他而言,这件事早已成为习惯,是无异于呼吸睡觉般的存在。
原以为这份偏爱会日复一日地亘古延绵,可这晌,云雾敛垂眸看着笔下,他一如往常放空自己作出的画。
仍是那倾城之貌,画中姑娘却双目闭合趴在桌案上,朱唇微微嘟囔,推开手臂底下压着的书籍。与书房内其他画卷比较,女子少了几分挥斥方遒的飒爽,添了几分古灵精怪的俏皮,神态迥然不同。
这是江城雪。
不知从何时起,他随心所欲勾勒出的音容笑貌,竟再也找不见江云锦的影子。
屋外忽然响起僮仆的通传声,打断他的心猿意马:“郎主,京畿急报。”
云雾敛起身,将新绘制的画卷挂在书房最显眼处,让暖风吹干笔墨,染上深邃的沉香。
他推门而出,眼角尚映着一抹清浅笑意,看向手下僮仆:“何事?”
“京畿急报,昨晚子夜有一批人马突然闯进密林。那些人武功颇高,一出手就打伤我们不少人,直接劫走了我们藏匿的铜州人证。”僮仆单膝跪地请罪,“属下办事不利,请郎主责罚。”
云雾敛眼底的清波温润顷刻被霜雪取代:“金明池的人?”
“是。”僮仆不敢看他,“属下今晨查过了,昨晚摄政王大婚迎娶侧妃,但确实有批影卫从王府越墙后出城。是属下无能,没能及时盯住王府动向,让他们有了可乘之机。”
“行了。”云雾敛沉声,“金明池想劫人,也不是你们拦得住的。”
僮仆埋首沉默,羞愧难当。
“但吾更好奇另一个问题。”云雾敛蹙眉,“那批人藏得隐蔽,又远离皇城。金明池是如何得知藏匿之地?”
僮仆猝然一怔,自昨晚事发紧急,他便率领人马试图劫回人证。几番无果后,又继而追查金明池手底影卫的动向,倒疏忽了这最根本的问题。
此时不免若有所思起来。
他道:“属下派去京畿执行任务的人,都是行事最谨慎的,定然再三确认没被盯梢才出入密林,绝不可能泄露行踪。要说唯一知晓此事的外人,仅有一个……”
他说到最关键之处,话音忽然顿住。
“如今奏事,还需我催着你说了?”云雾敛的嗓音并不算冷冽,却无端使得夏末温暖的空气都凝冻。
僮仆心中寒颤,徐徐开口:“是二公主。那日属下同郎主禀报铜州来人的关押地点,二公主便在一旁。”
不知为何,他说完这话,觉得庭院周围的温度骤然降低,一股森寒自跪地膝盖渗进骨髓,两股战战。
多年以来侍奉云雾敛的经验告诉他,自家主子不高兴了,连忙寻找措辞补救:“这些都是属下的妄自揣测,并非怀疑二公主。”
云雾敛道:“确是妄自揣测。”
怎么可能是江城雪泄得密。
她生性单纯,对朝事一窍不通。
又不喜金明池,对其避之不及。
她甚至答应过他,只因他与金明池不睦,今后便都会与金明池保持距离。
泄密之人绝对不可能是江城雪。
“大人——”
思绪将将落下,耳畔忽传来女子雀跃喊声,犹如清泉漱玉,回荡在中庭半空。
“大人——”
旋即又有另一道尖利声音响起,伴随着细微沙哑聒噪,不属于女子温声软语。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云雾敛抬眸,便见江城雪身穿一袭湛蓝色散花云烟裙穿过门扉。
她款步姗姗,本是皇室公主该有的端庄仪态,却似乎因为心情喜悦,在与云雾敛眼眸相望后,忍不住步履生风起来。耳垂上勾挂的青玉坠子也随她的步调摇曳轻晃,将少女纯真活泼衬得淋漓尽致。
云雾敛蓦然发觉,她已许久不做昭华公主那般明艳华贵的打扮了。而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才是她最原真的模样,丝毫不比江云锦逊色。
江城雪双手背在身后,故作神秘地启唇:“大人猜一猜,我给你带了什么礼物?”
“鹦鹉。”云雾敛道。
他方才便听出来了,那道高昂锐声,乃是鹦鹉学舌的声音。
“居然猜到了……”江城雪映满光芒的眼眸顿时黯淡了几分,有些失落地瘪嘴,“一点儿惊喜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