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他们说话,张明伟又继续接着说道:“跌打刀伤等,这种在军中常见,医护兵就是学这种,也可以总结出一套教材,同样以书院的形式来教导,并授意官方的身份,向民间开放。诸如此类,只要能做的,都可以做起来。如此一来,大明的医师多了,大明所有人都会受益!”
“先生此法,朕觉得可以!”崇祯皇帝听了,当即便点头道,“这是造福百姓的事情,你们以为如何?”
他的最后一句话,是问司礼监和内阁这边的。
堵胤锡刚才心中有愧,一听这话,便立刻回奏道:“微臣觉得此事乃是功在千秋之事,百姓必定称颂皇恩浩荡!”
“微臣附议!”其他人听了,便也跟着一起奏道。
这种做法,并没有断人财路,而是朝廷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如此一来,也就不怕没有医师不愿意。至于个别人不愿意,对于朝廷来说,那就根本无足轻重的。
崇祯皇帝看他们都同意了,便看向张明伟,正准备说话时,却听张明伟先对他说道:“还有,人口聚集多的城镇中,不如由朝廷来开一个医馆。如此一来,书院出师的医师便都能安排到这些医馆中,领朝廷俸禄,为百姓看病,解决他们的前途问题,就能吸引更多的良才成为医师。也能方便朝廷管理,总结医术,好处多多!”
“那这个医馆岂不是很大?”崇祯皇帝一边思索着一边说道,“有点像太医院了!”
张明伟听了一笑,当即摇头说道:“是有点类似,不过这个医馆是对民间的,让百姓有个看病的地方,诊金也可以由朝廷规定,可以惠民一些,还能培养更多的医师人才,造福百姓。”
堵胤锡听了,当即点头,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此乃善政,百姓必为之称颂!”
一般来说,兴国公的建议,崇祯皇帝都会听。此时听到内阁首辅都先赞同,那就更不用说了。
于是,崇祯皇帝笑着点点头,对张明伟说道:“先生,有关这方面,你有什么想法,都一一说出来吧!”
张明伟就是有想法的,就把他的构思,重新设立大明的医疗体系的想法给完全说了出来。
总的来说,就是太医院类似医学研究院兼顾皇帝的御用医生。然后在城市当中设立后世一样的医院和医学院,有成就的可以升迁太医院。
这样一套体系,就能保证大明百姓有个看病的地方,从而减少疾病带来的减员。
崇祯皇帝等人,听完了张明伟整个构思之后,有问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张明伟都根据后世的经验一一做了回答。最终,崇祯皇帝便满意地点头,对堵胤锡吩咐道:“内阁牵头,尽快把这个事情落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