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不能太过轻视古人的智慧啊。
从现有的资源来看,让他们做出珍妮机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朱由榔不是一个渴求完美的人。
他也明白第一次造出的珍妮机不会和他见到的那个样品一样完美。
没关系,慢慢迭代慢慢改进,总有一天能够达到那个完美的状态。
朱由榔现在越发期待珍妮机普及了。
那意味着不仅可以解决大军军服的问题,还能最大程度的惠及百姓。
批量生产意味着降低成本,当成本很低廉的时候,便是再穷苦百姓也能够穿的起新衣裳了。
所谓盛世不就是让百姓吃得饱饭,穿的起衣裳吗?
工部的官员退下后朱由榔又对着一张纸涂涂画画了起来。
他脑子中有很多类似的玩意,可能未必记得像珍妮机那样清晰,但朱由榔在尽可能的还原。
毕竟如果能记起来一些对大明的助力是极大的。
促使朱由榔尽其所能制造这些先进机器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他发现他已经无法进入那个博物馆空间了。
也许就是从打完湖广准备进军江西之后,他与博物馆的联系就变得越来越弱。
一开始多试几次勉强还能进入。
但到了最后无论他怎么倒腾那玉玺就是无法再进入那个博物馆空间。
这可不是一个好事情,这意味着朱由榔无法直接获得枪炮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