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军中有一整套完善的规定,在什么时候燃放什么样的烟花,就代表了什么情况。
王贺年的锦衣卫当然清楚这些细节。
这种时候第一时间燃放烟花就可以做到互通有无。
说干就干。
战机稍纵即逝,即便王贺年第一时间发出命令,也可能在接下来产生一些完全不同的情况。
锦衣卫的执行力还是很强的,第一时间就燃放了烟花。
漆黑色的夜空中燃起了绚丽的烟花,但没有人顾得上欣赏,因为他们十分清楚这烟花代表了什么。
只是请求响应的信号。
东厂的番子、郑经的水师精锐以及一些卫所兵和当地驻军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反应。
他们本就是预备的状态,这个时候做出响应越快,对倭寇的约束力也就越强。
他们所有人对于倭寇的痛恨都是共通的,恨不得将这些烧杀劫掠无恶不作的大恶人碎尸万段。
一瞬间泉州城全城响应,十几万大军动了起来,这座繁荣无比的海港城池也一时间变成了一座不夜城。
没有人希望放走哪怕一个倭寇。既然要毕其功于一役,那么就要彻底一些,集中所有的力量,集中所有的气力。
这个时候不是争功劳的时候,也不是算计对方的时候,而是保持合力,一致对外。
倭寇们从临街铺子的后门逃出,本以为可以逃出生天,却看到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直是有些慌了。
这些家伙是怎么突然之间就冒头出来的?
他们此刻已经完全无组织了,皆是一些散兵游勇,靠着自己的本能在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