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驻扎在关隘外远处,不久后,各部陆续到来,人数越来越多,当达到五千人时,杨璟新胆气粗壮,即向前推进,直达山下,兴教占堆反倒不敢派兵来打了!
明军火器犀利,打起阵地战时,敌人若无充足力量,那几乎就是一个败字,兴教占堆已经充分领教过。
过得五天,入藏主将杨展大驾光临,杨璟新率众在道左恭迎,一致敬礼。
杨展骑了一头贵州产的小种马——在天路上最好的马匹,能走山路,他个头高大,腿长,结果脚到地,显得十分滑稽,他冲着儿子扬鞭谑道:“小子,我还以为你能够一直打到拉萨,都不用你劳资我出马哩!”
杨璟新心中bs自家劳资的军姿实在销魂,嘴里说道:“瞧您说的,打了小的,就不来了老的嘛!”
杨展指着儿子对诸人道:“这小子的嫌我老哩!”
众将哪还不知道这老小子在夸耀着自家儿子成才与争气,是的,一路打来,杨璟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直到这里才被强敌挡住,这样的儿子,要得(川腔)!
乃对杨展道:“青出蓝而胜于蓝,杨军门有此佳儿,可谓是雏凤清于老凤声!”
杨展哈哈大笑,状甚快意。
他是总兵官,可称为军门,前明将总督与巡抚称为“军门”,新明时总兵被称为“军门”,作了地位与名声上的提升,至于总督则称为“总制、督宪、制台”,而“巡抚”则称为“抚台、中丞”。
就此设立大营,升起了杨展的将旗,军势达到一万五千,加上民夫有二万,于是设梅花寨,深沟厚垒,杀气腾腾,望之令人心悸!
梅花寨是大营外有独立小寨环绕,互相分隔,破掉一个寨还有第二个,以此保护主营,防止敌人马踹连营。
大营既能然立起,杨展先召集副总兵、参将、守备、千总等武将五十余人到帐中议事,中军营帐是毡顶营帐,周围用木头和油布搭建,防水和防风效果比较不错。
众将陆续到来,习惯地把兵器解除放在门口的架子上,不一会儿就好像是武器展览一般,各种刀、剑五花八门的护身佩兵就放了一片。
军官反倒是冷兵器的多,要用火枪,从马弁那里取用。
等人都到齐了,这才带着亲卫进账,亲兵并不进去,径直把周围戒严了,不准无关闲杂军士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