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页

逆天劫[校对版] 冷殷秋 2566 字 2023-03-20

不知何时,柳含烟悄悄来到李越前的身边,小声向李越前问道:“愣子,今年过年与往年相较如何?”李越前转过头来笑道:“当然是今年过年快活了!以前都是我和大哥两个人过年。大哥通常都到山下买些酒食回来,两人吃完就算过了年了,却从无今日这般热闹。”

李越前目光一转,却看见了吴天远,他见吴天远的脸上挂着淡淡的、温馨的微笑。许多年以来,他们俩人一直相依为命,可是只有今年过年,他们才第一次有了那种叫作“家”的极其温暖的感觉。

李越前侍立在朱元璋的身边,显得很气闷。自从那个名叫商暠的人觐见过朱元璋之后,朱元璋一直都是眉头深锁,也不知他他在想什么。只是不耐烦地在书房内来回地踱步。李越前看着朱元璋的面色越来越阴冷,不知为何,自己的心里也是冰凉冰凉的。他虽然知道眼下凭着自己的武功,除了张三丰和吴天远之外,几乎没有人可以将他如何,而眼前的这个朱元璋也身无武功,可是不知为什么,他眼见朱元璋动怒,心中便不觉凛然。因此,李越前现在只盼着早点回家,不想在朱元璋身边多呆半刻。

第十四章 胡惟庸案(二)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却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见过朱元璋之后道:“陛下,奴才有要事禀报。”说完又鬼鬼祟祟地望了一眼李越前。

朱元璋点了点头,向李越前道:“你先出去一下,别让任何人进来。”

李越前应声出去了,守在门口。他虽然不想听那太监与朱元璋说些什么,只是他的内力精湛,因此他们两人的话多多少少也被他听进去了一些。也不知那太监先前说了些什么,却听朱元璋大声道:“你说的都是真的吗?”那太监道:“是啊,涂节都招了,供认不讳,还说御史大夫陈宁也是同谋。”

随后朱元璋与那太监的声音越来越小,到最后几不可闻。不过李越前也不愿费心去猜测他们在说些什么,一切都与他无关,他只想早点回家。可是世上的事情却往往事与愿违,没一会儿,他便听到朱元璋传他进去。他一进门,朱元璋便向他道:“你快去将‘风云四卫’召来,你与他们一道换了便装来。”

李越前应了一声,便下去了。没一会,当他带着“风云四卫”回来的时候,却发现楚春城、钟尚隐以及丁怀忠已经侍卫在朱元璋的周围了。他们也与李越前一般没有穿官服,换了便装,甚至连朱元璋也与他们一般无二。朱元璋冷着脸,面上杀气腾腾,纵然李越前胆大包天,看见朱元璋这样的容色,心中也不禁升起了一股寒意。

而朱元璋见到李越前等人赶到了,便向楚春城道:“我们走吧!”他的话一说完,“风云四卫”便走在前面为其开道,而丁怀忠、李越前四人则将朱元璋的小轿围在中间。他们从左掖门出宫,直向钟山的方向行去。

自从吴天远入宫进谏之后,朱元璋这些日子以来便一步也没有出过宫城。而今天他却将“风云四卫”及楚春城等人召至自己的身边,意图十分明显。他身边有“龙腾八荒阵”护佑,当世除了吴天远和张三丰之外,任何高手休想欺近他的身边。

李越前觉得今天的气氛可不太对劲,瞅了个空闲时机,便向钟尚隐小声问道:“我这是去哪里?”而钟尚隐只是皱着眉头道:“别多说话,跟着走就行了。”李越前却道:“这样没头没脑地往前走,也太气闷了。”而钟尚隐却不再理会他,自顾自地跟在朱元璋的小轿后面。

这条路对于李越前来说并不长,以他的轻功要不了多少时间便可以走上几个来回。可是朱元璋的小轿走得很慢,使得李越前觉得这条极其漫长。好容易,他们直走到钟山脚下,才走到地头。而李越前的眼前也赫然出现三座衙门。李越前没想到这里竟然也会有衙门,心中好生奇怪。

李越前向那三座衙门的门头望去。却见三个门匾上分别写着“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一年来,李越前长了不少学识,字也认了不少,因此匾额上的这些字他一眼便认出了。他望着“大理寺”的门匾,向身边的楚春城问道:“奇怪,我到现在才知道,这钟山脚下居然还有两座衙门和一座寺庙。楚大哥,为什么这两个衙门要与寺庙建在一处?皇上是来这里进香的吗?”

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在明代被称为“三法司”,座落在钟山之阴,单独自成一区,而不与其他衙门相接,又被称作“西衙门”。估计京城内所有官员中只有李越前这个大傻冒不知道这一常识。而一行人听得李越前误将大理寺认做是一座寺院,也皆不禁莞尔。楚春城本想向李越前解释一下这大理寺究竟个什么玩意,顺便对李越前进行一番普法教育。可是他一想到李越前的头脑不清不楚,自己如向李越前解释这大理寺的职能,可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自己可不能惹这样的祸事上身,还是以后交给钟尚隐办最好。

而三法司里的官员似乎也早知道朱元璋将驾临此处,李越前等人尚未到达时便已在衙门前列队迎接。朱元璋的小轿未落之际,众官员都已跪下,口中山呼万岁。朱元璋下了轿,命众官员平身,便由刑部官员引着前行。绕到衙门后,又走出去老远,才来到一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