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页

大剑[校对版] 九指书魔 2342 字 2023-03-20

他来到养心殿外,听里面声音一片嘈杂,脚步便又凝住。

已经好几天了,大臣们争论个不休,但争论的重点已经由交换人质转变到了是否该允许俺答封贡、开马市上。

越争越厉害,越辩越不明白,他们在这不挪窝,皇上只能陪着。

今天从早上到现在,又争了多半天了,隔着门,冯保探耳朵听听,得,还没歇呢。这时兵部一大臣提着哑嗓正说道:“马市一开,铁器流入鞑靼,对方必然打造兵器,反攻大明!而且以物易物,换多换少,吃亏受骗,利益相关,各种争端必然纷至沓来,不想打仗,也会激起火来。况且俺答和大明打了这么多年,如今说不打了,要王就给他封王,那以后土蛮也要,藏巴汗也要,到时怎么办?答应他既是有失国体,也让将来为难,那是要多少后患,就有多少后患!”

“此言大谬!”

高拱的声音朗朗地传了出来:“当初成祖爷在时,就封过北元归顺的人,咱们为何不能?退回来说,即便无例在前,今人难道就不能吃蟹了么?俺答来讨封,这是称臣之举,是好事!他这么做,等于给其它人作了榜样,绰罗斯汗、图们札萨克图汗和藏巴汗都在瞧着咱们,咱们该打时,决不能手软,但是他认错了,咱们就该接纳,让他如沐春风,这才是天朝的样子,这才是大国的胸怀!你们兵部的人应该最懂得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策,现在咱们终于有机会可以不战屈人了,你们还坚持要打,是何道理?”

张居正道:“肃卿兄所言甚是。市井之间,物有贵贱,大家可以坐下来谈价钱,总不至于为一点蝇头小利就大打出手,就算要打,让一点价钱,也比打得两败俱伤要强。铁器的事更简单,要打兵刃,需要好钢铁,做锅具则不必,广州所产的铁质较软,咱们调些卖给他们,也是一样。咱们边备缺的最多的就是马,养马需要场地,需要训练,这都是一大笔开支,拿点棉花布匹换来马,相比之下更为经济。总之还是弊少利多。”

赵贞吉道:“叔大呀,话不能这么说。鞑靼若无铁,那些弯刀哪里打来的?那些马镫哪里弄来的?只要他们肯做,把刀和马镫都熔掉,还怕没有锅用吗?未来必是火器天下,与其备那些马,每日供草供料,倒不如多打些大炮火铳。另外,俺答和咱们征战多年,后需是怎么供的?怎么现在就穷了?赵全给他建起板升,有地耕,有粮吃,他缺什么?况且就算他缺这少那,也是咱们锁关锁出了成效,等于扼得他就剩一口气了,这个时候,怎么能松手呢?我看哪……”冯保听这说起来没完没了,赶忙推个小缝进来。

隆庆偻胸驼背,身裹黄袍,正在龙椅上坐着,脸色蜡油油的,周围大臣们红黑官服罩体,四平八正,好像一块块炭在他眼前煨着。冯保动静不敢弄大,低头溜着边儿走到龙书案前,躬身把信简呈上,小声道:“皇上,云中侯常思豪的呈文。”

众臣都知道常思豪去了鞑靼,不知这是传来什么消息,因此都停止了说话。

只见皇上打开信简瞧着,看完一页,又看一页,眼神像是入进去了,十几页全数看完,凝定着沉了一会儿,把信交给冯保,让他拿下来给众人观看。

信在人们手中传递着,隆庆默不作声,直到大家都看过了一遍,这才缓缓说道:“众卿都看见了?朕做过裕王,不是自小养在宫中、不知市井情况的人。民间有句话,叫一处不沾一处迷,边境的事,当然是边臣最清楚。你们之中,哪个像常卿一样到边境、深入鞑靼去看过了?你们和朕一样,身周三丈之外,就没有真相、全是想像了。争来争去,又有何用?”

“皇上,”高拱躬禀道:“鞑靼像只蜘蛛,威胁多数只是一种假想,其实更多是来自内心的恐惧。依臣看,常侯爷信中这话是说对了、说到点子上了。如今俺答就是蜘蛛,咱们应该把它当成蟹一样,搁在嘴里尝尝。”他扫视着兵部诸臣:“一个强壮的男人,会害怕把几根铁条送给儿童吗?你们心里,真的把这大明当作过天朝吗?但这不怪你们,不怪大家,是因咱们大明积弱,已经力有不支了。”跟着又回身揖手:“皇上,倘若总是因循守旧,岂非要永远固步自封?如今咱们当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努力发展农耕、鼓励工商,以富国强兵为大计,重整山河,再树朝纲!在此之前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那么即便让俺答打得咱们被迫和签,也当忍辱负重,以待眉扬。何况现在是他来主动称臣呢?”

群臣都没了声息。

隆庆疲惫地合了下眼皮,好像一场大戏在落幕。他轻轻地呼出一口气来,偻胸也微微挺起了些,道:“爱卿说的是。此事就由你拟旨筹办罢。”

第九章 十恶怎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