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他收到了一份包裹。
是来自他人的投稿,包裹上没有写姓名,只有一个寄件地址和电话。
牛皮纸袋里是则是浸染了墨香的白色纸张,端正优美的钢笔字体跃然落在稿纸上。
文章全部以第一人称为视角,寥寥几笔,便十分生动的将一个人生活的环境描写了出来。
房间,家具,吃食,各种各样的细节都描写的相当生动。
简单来说就是真实,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
仿佛一个活生生的人就站在读者的面前。
现在横滨的年轻人中独居者相当之多,小仓璀庚也是,所以很容易就能从这篇文章中体会到代入感。
字里行间里几乎是将一个人生活时的那种压抑和消极的情绪描写的淋漓尽致。
然而,这种带着些悲观的情绪从开头一直延伸到了最后那一段文字前。
在文章最后,从来不会养花甚至连家具都寥寥无几的主人公,突然在发现,那张已经快要发霉的木桌上,不知何时多了一束鲜艳的野花。
野花代表着什么,为什么会出现,都让人无从而知。
只是在主人公看见野花出现的那一刻起,那股萦绕在文字间的颓丧气息消失了。
转而变成了一种救赎和期待。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小转折和升华,让“一篇只是文笔不错的叙事小说”蜕变成了“一篇引发读者广泛思考的文学佳作”。
甚至可以说,直到看见了这束花,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才真真正正的活了过来。
给读者有一种,故事从这里才刚刚开始的感觉。
让人不由得开始期待接下里的发展。
【原来,不知何时起,我已不是房间里唯一的生命了。】
这是文章的最后一句。
不是唯一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