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凝近乎贪婪的盯着那张脸。
苏裳见她如此反应,“很像吧?”
待到男子转过身,崔凝才渐渐缓过劲来,声音打飘,“像,竟叫我恍惚以为二师兄活过来了。到底怎么回事?!”
只是像而已,毕竟不是,就算是七八年前,二师兄看着也比这舞剑青年要成熟很多。
苏裳缓缓道,“十三年前的七月中旬。当时我从金陵走水路回苏州,船在梁溪码头暂停,船舱里闷得慌,我便到外头站了会,旁边的船上忽然有人问我‘姑娘有没有個兄长啊’。我当时找人快找疯了,闻言立即与其攀谈起来。他说在旅途中曾遇到一个很是谈得来的朋友,后来失去联系,便想寻一寻。”
苏裳自然追问曾在何处见过,那人说就在金陵。
“我与他互留了地址,方便日后联络。当时我太过着急,没多防备,回去后才隐隐反应过来过于巧合,而且交谈过程中他似乎在套我的话,我只以为又是一个查到我背景的人准备骗一笔钱,然而等了许多日也不见对方有动作。之后我再想联系时,发现竟然已经找不到人了。待到时隔多年再次回到长安,在江心园宴赴宴,竟又叫我偶然间遇见了这个人,他面相变了许多,但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我没有上前相认,他竟也装作浑然不识。”
苏裳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认错人,她做梦都想寻到兄长,自然不会放过每一个可能,当时已经将那人的样貌刻进脑子里了。
当然,这并不是苏裳怀疑此人的主要原因,毕竟她因为貌美总有人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搭讪,更有人查到她的背景准备骗财骗色的,或许当初这个人就是找借口攀谈,后来又不了了之,再见面早已将此事忘记也说不定。
“于是我也装作不认识。只是我心里总想着他是不是真有我兄长的消息,便时常过来,几年过去,我几乎已经放弃从他口中打听到消息,谁料就在前几日突然在莲花台看见了那个长相酷似我兄长的人,若非年龄对不上,我也以为是他了。”她目光落在那个正在舞剑的人身上,笃定道,“这绝非巧合。”
刚刚触碰一连串的陈年旧案,便惊起了一滩鸥鹭,怎么可能会是偶然?崔凝比苏裳更加确信这不是巧合。
苏裳歉然道,“大人莫怪我没有及时告知,实在是这十三载遇到过太多……”
“可以理解。”崔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