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一边这样夸赞道,一边还撒娇让她爹明日上早朝可别忘了说起这件事。

毕竟她可是费了老大功夫才让那些人不反对她做皇太女的,这夜长梦多,她就怕宗室那边,尤其是襄阳王收到消息,到时候再发生什么意外就不好了。

“好好好,此事就这么定了,待明日爹爹上朝时和文武百官提起,说不定过些时日,宸儿你就是我们大宋的皇太女了!”

赵祯挺直腰板子说道,语气里有一种“朕也是有继承人的”的骄傲和轻松。

比起把皇位让给宗室旁系,赵祯肯定还是更愿意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女儿。

而且赵祯也想好了的,自己现在身体状况还算可以,怎么也得再活个十年二十年,到时候女儿纳一个皇夫,再生一两个孩子,他直接还可以帮女儿立一个皇太孙。

这样即使将来他驾崩了,宗室那边想要以他女儿是女子,不能继承皇位来搞事情,那也还有皇太孙可以继位。

至少这样子,他宝贝女儿做不成天子,也能做个太上皇。

如此一番慈父心怀,赵祯却没有说给女儿听,就因为担心女儿会因为要失去爹爹而伤心难过。

谁让他曾在私底下发过誓,要让女儿成为大宋最幸福快乐的孩子呢!

——

为了能让自己当皇太女的事情顺利进行,一些解决不了还收买不了的顽固分子,比如襄阳王,桃夭早早的就让白玉堂去给他们一点“意外”。

于是在赵祯这位官家提出要立嫡长公主赵文玥为皇太女时,野心勃勃的襄阳王因为断腿在家中休养,其他的襄阳王心腹,则是有一个算一个,不是因为犯错被贬黜出京,就是因为去逛青楼被人打肿了脸请假闲赋在家。

在剔除掉种种顽固铁头的反对分子后,立皇太女一事就此在文武百官或同意或默认或不反对的情况下成了。

当这个算是板上钉钉的消息传到襄阳王府时,事情早就传遍了整个汴京城。

皇城里的百姓完全不感到意外——毕竟这可是出生就自带神迹的天女!更别说安宸公主神童和仁善之名也是人尽皆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