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程君止真认真思忖了下,说:“是挺烦。”

“这不就得了。自己啥事不会,我凭什么帮他写信?他算老几?”

程君止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但心里给宋离竖大拇指。

天知道听过多少人吐槽“李华”,竟真的有人付诸实际。

因为讨厌出题类型和一个不存在的人物“李华”,所以叛逆的用不写作文来抗争。

理由很中二,很不能理解,很不可置信,但一想到是宋离,倒也合理了起来,像是他做得出来的事情。

程君止对宋离的了解仅来自于小学同桌的那几个月,重新成为高中同学不过短短几天。

但说来奇怪,哪怕你跟某人的相处甚短,回忆模糊,但你会在某个瞬间觉得你们自然地灵魂契合。

大抵世上的很多事,都可以用“缘分”二字解释。

白桦林小学是贵族小学,多是富家子弟,认识的同学在入学之前就认识了,少爷小姐们也不会主动去花时间结识新的“朋友”,所以“圈子友谊”在小学已经很明显了。

唯一能拓展交际圈的就是换位置,同桌之间的缘分总是很难说,一旦你跟某人成为同桌,你们大概率会成为同桌时期的好朋友。

程君止和宋离便是如此。

那时他发现,身边的少年才不是表面那样冷言寡淡,他心里也有火。

只不过同桌没多久,程君止就转走了。

高中再见,没认出宋离之前,他冰冷寡言的少爷形象,一如当年。

但此刻,会耐心解释,会“护送”他回家,会用中二的理由对抗他不喜欢的事物,叛逆又嚣张。

但又会在他理应优秀的领域闪闪发光。

比如光荣榜,比如不动如山的年级第一。

后来很多年,程君止想过为什么少年时期的宋离对他而言那么明亮,那么意义非凡。

大抵是一开始他就是带着光的。

他跟宋离太多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