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也有素食者,朱绣知道一些:“最忌讳的是老吃一样饭。每顿的类数都多些,八宝饭、豆腐、红糖、蔬果还有海菜都顾着,平时也常备着核桃、花生这样的硬果子给姑娘做零嘴儿。时不时我再做些药膳补一补,想来也就无大碍了。”

又嘱咐她姆妈:“每日我送来的竹筒水,叫人用银吊子在茶炉子上熬粥吃,滋味比厨上送来的强。”

朱嬷嬷就笑了:“那水是雨水?你早晨使人送来,我们已用上了,姑娘和陈嬷嬷都赞好。”

朱绣对这个还未能见面的陈嬷嬷也满心好奇,只是趁着无人,她还是先把取字一事先说了。

朱嬷嬷知道自己女儿的本事,听完就满面寒霜,冷道:“亏得你耳朵好,若不然,叫他当着面说出口就坏事了。偏咱们姑娘如今还得托庇于此,不然早早搬出去还能落得个清净。”

又说袭人,“这个丫头是个有心人,那位宝二爷屋里早晚叫她说了算。只是长得普通些,怕是压服不住下头上进的人,等着罢,往后那头更不消停。咱们注意着,免得叫靠上来,踩一脚屎,无事也恶心的慌。”

朱绣就竖起大拇指,为之叹服。姆妈这前瞻的极对,袭人如今已经挤得贾宝玉的奶妈子李嬷嬷都快没脚站了,想来那李嬷嬷就快告老解事去了。

朱嬷嬷也板不住脸,笑道:“老话说‘人老奸、马老滑,驴老起姜牙’,那点子心肠,我一眼就看清楚了。”

“什么看清楚了?”黛玉扶着桃月的手,从里头出来笑道。

朱绣忙起身来,黛玉便笑:“姐姐别多礼。姐姐来了,嬷嬷也不叫我。”

朱嬷嬷笑道:“才说不叫她多礼,你这又来了。以后来往的日子长呢,可别你来我往这么着,叫我看着眼花。”

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一时,黛玉道:“先前你说的那个眉心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的姑娘,如今已找着了。竟是在金陵,说来也巧,拐她那人正拉扯寻买主呢……只是这个女孩儿记不得父母是谁,姐姐既知道她这个人,那可知其亲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