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如此,或可一试

仙朝纪元 西城冷月 1622 字 2022-09-03

当然,为了避免引起郑国的警惕,这些反抗力量,也没有大举起事。

“就等十余天之后,郑苏两国的战争胜负如何了。”苏照收回思绪,也不多做耽搁,就和安安一同返回。

时光匆匆,转眼又是七八天过去,这一天,连绵近月的暴雨终于停下,一抹阳光照耀着大地,但战争阴云却密布在苏郑两国之间。

郡守衙门

松油灯在梁柱之上点着,灯火摇曳不定。

苏照端坐条案之后,下方人头攒动,都是顶盔掼甲的军将,为首一位须发皆白,身形魁梧的老将,不是旁人,正是苏国枢密副使,统管苏军作训事宜的淳于朔。

淳于朔拱手道:“君上,三万郡兵已尽数调至郡城,连同武陟、广平、丰乐三郡郡兵,合三万三千军卒,已集合在城南大营。”

南三郡原有七八千郡兵,这段时日,经过裁汰老弱,整训补充,勉强凑出一军三千人。

如果再加上石荆、铁锁二关各自屯驻的一军骁锐,此次苏国参与会战的全部兵力,甚至才将将四万。

而郑国是多少军兵呢?

整整十一万大军!

单单拣选自新郑的骁锐之卒就有八万,汇同从五郡之中抽调而出的三万精锐,合兵十一万,再算上舟船和辎重部队,号称二十万,也并不全是夸兵恐吓。

而今十一万大军,屯驻边境,秣马厉兵。

已然是郑国所能抽调出的三分之一的机动兵力!

苏照面色凝重,起身,走到山河舆图之前,指着舆图上的地理形势,朗声道:“此战,郑国率大军来攻,我苏国据石荆、铁锁二关而守,兵力虽略有不足,但我们为守御之方,守上两三个月不难,问题在于,随着国战僵持不下,郑国极可能会增兵。”

许多战争都是这样,郑国可能一开始灭苏的估量可能不足,但随着战局僵持,基于沉没成本的考量,绝对会源源不断地增兵。

“而且,还要防备北方卫国,也有可能被郑国鼓动,派偏师伐我,故而北方边境之兵,不得调动一兵一卒。”苏照将重重点在舆图上的临阳郡方向,语气坚定。

别看卫国现在内乱丛生,疲于应对灵气潮汐带来的天象变化,但如果被郑国说动,比如瓜分苏土之类,极有可能派出一支两三万的偏师。

淳于朔点了点头,道:“料敌从宽,北方边郡之地的军兵,的确不可调动。”

长期以来,苏国因为国小民弱,奉行的都是防御型国防政策。

南方屯精卒控二关,北方以一关一郡,防备晋国和卫国,然后同时和卫国交好,共御晋国。

而一关一郡之的中临阳郡,更是全郡皆兵,苏国枢密副使之一的冯匡久镇边郡,长达十年之久。

苏照道:“孤已让冯卿秘密前往临阳郡坐镇,密切监视卫国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