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督公时辰差不多了。”小宦官提醒道。

今儿是镇国大将军顾峥凯旋回京的日子,按惯例本该天子亲自相迎,但昨夜宫中失火的事情传播迅速,今早折子便堆满了御案。

天子登基未足三月,大年节将近,突然发生火灾,这仿佛是上天的预警,像是恶兆一般,折子中也都在劝解皇帝勤勉,劝诫皇帝广施仁政。

皇帝今年已经封笔,见此烦不胜烦,便把迎接顾峥的事情交给了周津延,自个儿躲到了后宫之中。

周津延回神,阔步走出大门,往与幼安相反的方向去。

大抵是幼安最近运气好,今早她虽然迟了一些,但还有人比她更晚,贤太妃与安太嫔亦是匆匆来迟。

太后本就难堪的脸色更加难堪了,但又不好发作,毕竟按理说她们昨晚受了惊吓,睡得迟,来得晚,也是人之常情。

只能冷着脸,让她们回去后多抄些佛经,为大夏朝祈福。

*****

晌午,宫中设宴,为西北归来的一种将领接风洗尘。

顾峥有副好相貌,即使征战沙场多年,并未沾上一丝戾气,深邃的眉眼中透着一股正气,与他身旁带着邪气阴郁,一身冷漠的周津延完全相反。

两人站在那儿,周遭臣工们大气都不敢出。

从脂粉堆里的爬出来的皇帝,脚步虚浮地走到两人跟前,打圆场:“厂臣替朕敬大将军一杯酒。”

随后便有两个宦官给他们递上酒杯。

周津延从善如流,并未推辞,修长的手指轻轻捏着杯壁朝顾峥敬了敬。

顾峥回敬他,但他因为常年领兵,平素很少饮酒,闻不惯酒味,剑眉微微拧起。

可周围的人不知道他的心理活动,都以为他是对周津延不满。

皇帝眼睛在他们之间转了转,轻咳一声,回了自己的位置。

周津延喝完一杯酒,就搁下了酒杯,声音冷淡:“臣有要事待办,先行告退。”

大臣们以为周津延不曾发火,是因为估计皇帝的面子。

“厂臣不必多礼,快去吧!”皇帝摆手。

周津延退出大殿,路过顾峥身边,低语:“回见。”

众人纷纷猜测,周津延刚刚是在对顾峥放狠话,异常激动,眼珠子围着他们两个转,恨不得他们现在就打起来,等着看热闹。

周津延回到灵境胡同,看到桌上的礼单,执笔将他让顾峥带回来的东西一一圈出来,除了他要的东西,剩下的都是西北的特产。

周津延忽然想起一物,随手翻了翻,果然找到了,手腕悬空,犹豫了片刻,在笔尖的墨汁快要滴落前,才下笔圈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