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微微点头,又看向众人,提高音量:“此次出兵,关乎徐州声誉与安危,诸位务必全力配合,不得有误!”众人齐声应诺,议事堂里气氛凝重而又带着几分紧张。
待众人鱼贯而出,议事堂内渐渐安静下来。陶谦看着正准备离开的陶商,出声叫住:“商儿,你且留步。”
陶商脚步一顿,转过身,神色间带着几分疑惑与拘谨,走到陶谦面前,拱手道:“父亲,您还有何吩咐?”
陶谦看着自己的大儿子,目光中满是期许与忧虑,语重心长地说道:“商儿,今日之事你也看到了,这乱世之中,每一步抉择都关乎生死存亡,万不可再如此犹豫不决。方才议事,你瞻前顾后,拿不定主意,如此如何能服众?”
陶商微微低下头,面露愧色:“父亲教训的是,孩儿……孩儿一时糊涂。”
陶谦拍了拍陶商的肩膀,缓声道:“为父知道你重情义,顾念与王朗的交情,也担忧行事不端遭人诟病,可身为上位者,需权衡利弊,目光长远。往后遇事,当果敢决断,不可轻易露怯。你身后是支持你的世家,更是整个徐州,你肩负的责任重大。”
陶商重重点头:“孩儿定当铭记父亲教诲,日后定多加历练,不再如此。”
陶谦欣慰地点点头:“去吧,好好琢磨今日之事,为父盼着你能早日独当一面。”
陶应听闻自己被委以领兵支援曹豹的重任,心底瞬间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兴奋。他强装镇定,可眼神还是忍不住朝陈登的方向飘去,接连使了好几个眼色。那眼神里满是急切与期待,仿佛在说“元龙,快帮我参谋参谋”。陈登何等聪慧,瞬间心领神会,不着痕迹地微微点头,回应着陶应。
待众人陆陆续续离开,原本喧闹的议事厅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空荡荡的桌椅和还未消散的议论余音。陶应迫不及待地一把拉住陈登的胳膊,拉着他寻到一处极为隐蔽的角落。他警惕地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偷听后,才压低声音,急切地问道:“元龙,此番我奉命前往吴郡,你觉得我该如何行事才最为妥当?这一路上,还有到了那边之后,我心里实在没底啊。”
陈登神色沉稳,脸上带着一贯的冷静与睿智,目光中透着洞察局势的精明。他不紧不慢地开口,声音低沉却清晰:“公子,自古以来就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曹豹将军此刻正奋战在前线,他所率领的军队可是徐州安危的重要保障。我们无论如何,都一定要全力支援,绝对不能因为与大公子之间的意见不合,就对徐州的根本利益不管不顾。这支援曹豹,是当下最要紧的任务,半点马虎不得。”
陶应一边认真听着,一边微微颔首,眼神中满是认同,示意陈登继续说下去。
陈登顿了顿,接着道:“不过,等我们成功击败山越之后,局势就会变得微妙起来。是抓住这个难得的时机,顺势拿下吴郡,扩充咱们徐州的势力范围,还是老老实实回徐州向主公复命,这其中的取舍,可全在公子你的一念之间啊。若公子审时度势,觉得眼下时机成熟,一举拿下吴郡,那徐州的实力必将得到极大的增强,在这乱世之中也能拥有更稳固的根基;但要是觉得时机还不够成熟,或者考虑到其他种种因素,选择回徐州复命,那也能向主公和众人彰显公子你的忠心与本分,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