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江东使节 抵达长安

张纮被这一番诘问,面色顿时涨得通红,面露难色。他心中虽愤懑,却又一时不知如何反驳。山越归附之事,本就是无稽之谈,那山越早已投靠马超,可这其中的艰难曲折,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更何况他如今明面上还是孙策的使者,其中的隐情只能向天子悄悄诉说,若是堂而皇之的揭露马超和孙策的行为,他在孙策那儿,恐怕再无立锥之地。无奈之下,他只得一脸无奈地看向天子,眼神中满是暗示,希望天子能读懂他的眼神,私下召见。

天子微微皱眉,目光在张纮和王桀之间来回扫视,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张纮,你且细细说来,你家将军到底是如何感化山越,让他们甘愿归附的?若真如你所说,那自是大功一件,朕自会嘉奖。但若是有欺瞒之举,定不轻饶。”

张纮心中一凛,连忙再次行礼,恭敬地说道:“陛下圣明。我家将军孙策深知山越百姓并非生来好乱,只是因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缺乏教化,又饱受豪强欺凌,才会时常滋事。将军先是派遣能言善辩之士,深入山林,向山越百姓说明朝廷的仁德之意,许以他们安稳生活的愿景。而后,将军又在山越聚居之地,设立学堂,选派有学识之人教授他们知识;开辟农田,教他们先进的耕种技术。同时,对于山越中的首领,将军以礼相待,给予他们一定的地位和权力,让他们能在归附后继续管理自己的族人。山越百姓见将军如此用心,又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才纷纷走出山林,诚心归附。”

张纮的解释虽看似条理清晰,却明显存在漏洞,所言如同官方说辞般刻板生硬,难以令人完全信服。王桀还想继续追问,将其中的疑点一一剖析,可就在这时,天子微微抬手,示意王桀噤声。天子目光深邃,早已从张纮那不经意间闪烁的眼神中,读懂了背后隐藏的深意。

天子微微皱眉,缓缓开口,刻意将话题引开:“此事暂且不再多言。朕倒想听听,你家将军孙策,可有什么具体的诉求?”

张纮心中一紧,不过见天子话锋陡然一转,便敏锐地察觉到天子似已领会了自己未明言的意思,心中又涌起一丝希望。他定了定神,恭敬地回道:“陛下圣明,我家主公孙策,一心为朝廷效力,收复江东土地,安定一方百姓。如今所求,不过是能名正言顺,还望陛下能予以封赏,以正其位,激励我军将士之心。”

天子微微颔首,脸上神色平静,不置可否:“封赏之事,关乎朝廷礼制,需朝堂之上与众位大臣商议一番,再做定夺。张纮,你一路奔波,颇为辛苦,且先下去休息吧。”

张纮心中明白,天子这是委婉地结束了此次谈话。他深深一揖,说道:“谢陛下体恤。”随后便缓步退出朝堂。张纮心中清楚,天子既已读懂了自己的意思,想必会在私下里再召见自己详谈,便带着一丝期待,先行退下,回住处耐心等待天子的旨意。

朝堂之上,张纮退下后,王桀满脸疑惑,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不解,向前一步,恭敬却又带着急切地问道:“陛下,那张纮方才所言,分明有诸多漏洞之处,难以令人信服,为何陛下却不深究,反要将此事暂且搁置,还让臣等散朝后商议给那孙策何种官职合适呢?”

天子微微抬眼,目光平静地看向王桀,眼神中透着洞悉一切的睿智,缓缓开口道:“王桀,如今这天下局势,你不是不清楚。那孙策据守江东,势力渐大,且已收复吴郡等地,虽其言辞或有不实之处,但他对朝廷也并非毫无功劳。若此时一味追究他言语上的瑕疵,而不给予安抚,恐会激起他的逆反之心,使江东局势再生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