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恩怨分明

“这是单独给宋小军的!”

刚才的情形分别在孙哲和陈小冬所在的监舱都重复了一遍,号子里有多进宫的老犯开始嘀咕着:

“这是发断头饭了,明个就该拉他们出去枪毙了!”

在华夏,断头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的楚国,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彰显自己的仁义,会在处决犯人前,给他们提供一顿丰盛的饭菜。这一传统后来被各朝各代沿用,并且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认为死者吃饱上路,可以消除恩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现在的断头饭,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它让犯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候,感受到一丝尊严。

第二天一大早,看守所的管教正式交班,九点多钟,甬道的大铁门被从外面打开,狱警领着一群劳动号,将宋小军,孙哲和陈小冬从各自的监舱里提了出来。

走廊里,劳动号用锤子和凿子把他们各自脚上二十斤重的大铁镣铆钉冲开。接着让劳动号带他们进到单独的房间,脱去了看守所马甲,换上了家人送进来的衣服。

一切完毕后重新给他们换上了新的脚镣,是那种用六棱螺丝拧紧的脚镣,然后把他们手上的撑子也都一一打开,换上了手铐。当他们走出看守所的筒子楼,被押上警车的那一刻,这三人知道自己差不多该上路了。

一九九五年二月二十三日上午十点,宋小军、孙哲、陈小冬三人被验明正身,没有留下任何的遗言和信札。在省高院召开的宣布执行大会结束后像,这三人被立刻押赴刑场,准备执行枪决。

执行前,这三人做最后的道别。陈小冬笑着对宋小军问道:

“大哥,我还行吧?”

宋小军看着稚气未脱的陈小冬,面部肌肉抽搐了一下,回道:

“行!”

孙哲看向宋小军的目光多多少少有些愧疚,因为他们三个里,他是第一个怂的,只因为叶晨的话术太厉害了,再加上他也确实不想自己的父母被连累。

宋小军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是释然的表情,没有多说什么。

孙哲心里好受了许多,因为几人之间的默契让他知道,宋小军并没有怪他。

上午十时十分,随着三声枪响,宋小军三人结束了自己罪恶的生命。人民检察院的公诉人秦兆华亲临现场监督了死刑执行情况。

子弹从宋小军后枕处射入,贯穿颅腔,从上唇部射出,立刻死亡。同一时间,他的两个并非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同伙也当场毙命……

……………………………………

叶晨一大早来到西山分局,还没等坐下,就被叫到了戴长江的办公室。他进屋的时候,市局刑侦支队的肖庆东已经等在了那里,戴长江看到叶晨后,开口说道:

“秦川啊,你去趟G10国道收费站路口接个人,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派来人了,庆东和你一块儿过去,对了,再把那个叶茂生也带上,这次破获1.28他也立了大功!”

G10国道是绪城到河昌这条线的国道,叶晨三人接上了远道而来的刑侦总队同志,来人叫赵飞,是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的副主任科员。对于叶晨他们来说,是妥妥的上级。

进到河昌市的路上,叶茂生跟个好奇宝宝似的,对着赵飞问道:

“赵大哥,你是刑侦总队的,这中队、大队、支队、总队,我怎么有点没绕过来啊?”

赵飞笑呵呵的,倒不是那种能装的人,他耐心的对着叶茂生解释道:

“呵呵,这有什么绕不过来的?就是全省公安刑侦系统的大案要案,都归我们总队管。武英德知道吧?就在我们总队,全国着名的刑侦专家!”

叶晨笑了笑,赵飞提到的武英德,和这次来到河昌协助破案的曹忠恕一样,都是后来的刑侦八虎之一,而且他还是资历最老的那个。

如果没记错的话,武老现在的职务应该是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大要案处处长、助理巡视员,他之所以现在会在绪城滞留,应该是中昌省是全国刑事案件的多发地,这几年凡是涉及到命案,这里总是独占鳌头。

肖庆东坐在后排,看着赵飞若有所思,他是市刑侦总队的,直接被韩局管辖,思考了半晌,他对着赵飞问道:

“同志,您这趟过来,是专门为了监督我们这个案子的吧?还是省厅对我们有什么意见啊?”

肖庆东私下里听韩局提起过,谢厅对于金鹿储蓄所劫案和杨坤父子被害案有很大的不满,因为正是因为河昌这边的失察,漏掉了宋小军这一伙人,所以才酿成了后面的大祸,所以他心里有些忐忑。

赵飞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哈哈一笑,开口说道:

“什么监督啊,你想多了,不是这个意思,我是专门被派过来学习的!省厅觉得你们这个案子能在四十八小时之内就锁定嫌疑人,办的漂亮,破的好,所以专门让我过来一趟,把相关的材料带回去!”

肖庆东总算是松了口气,他有些羡慕的看向了正在开车的叶晨,然后对赵飞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