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山子头战役(下)

张安平守在电讯处,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来自韩副司令的电报。

他以为韩副司令在电报中肯定会对自己一番喝骂。

毕竟这一茬是他张安平无理在先,说好的忠救军袭击,89军打后场,现在却成了89军先动手——利诱的说辞他都准备好了。

可意外就是这么直接,韩副司令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出兵,惟一提出的疑问是:

你的兵什么时候到?

张安平立刻做出回复:

忠救军苏北纵队麾下五个总队约五千余人,将在72小时内抵达泗阳地区,七天之内,忠救军所属四个指挥部约两万人,必将全部抵达泗阳——若有时间延误,我将亲自提头来见!

韩副司令收到了回复后,唯一的一点顾虑消失了。

国军中,推诿扯皮挺常见的,更有甚者,打着打着才发现友军拍屁股跑了,只剩下自个在战场上顶着——所以国军之间的合作,若不是知根知底,基本不会将身家性命寄托在他人身上。

但张世豪这三个字却是另类。

这个名字仿佛是一块金字招牌似的,只要做出保证,没有人会相信他会在关键时候坑队友。

也正是因此,韩副司令没有犹豫的就连夜下达了作战动员。

89军其实还是有相当战斗能力的,但这个战斗能力是指黄桥战役之前,黄桥战役结束后的89军,却是如同被打断了脊梁骨似的,虽然兵员总数很快就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准,但军队的素质、武器装备跟黄桥之战前完全是天壤差别。

这也是韩副司令被电讯处长轻而易举的说服的原因。

89军,现在真的是太穷了。

而此时韩副司令想的也很简单:

张世豪的兵最多72小时就会抵达泗阳,我虽然离泗阳近一些,但磨磨唧唧两天才到泗阳不过分吧?

也就是说,他只需要在泗阳装模作样的撑一天——这很难吗?

虽然他的老底子89军在黄桥之战的时候被新四军打断了脊梁骨,但89军再差,面对新四军扛一天很难吗?

更遑论他手下还有保安第三纵队、独立第六旅这些部队,加起来零零散散起码五万来人,就是五万头猪,他新四军想抓一天也抓不完吧?

……

张安平早在谋划之前,就跟钱大姐亲自沟通过。

钱大姐其实是反对张安平这样做的,用钱大姐的话说:

“安平同志,你是一个潜伏者,这种事你不应该主动出头,这会加大你暴露的风险,而且一旦因为各种因素暴露你,这件事也会成为国民党攻讦我方的理由。”

钱大姐说的对吗?

当然对。

但张安平也有自己的考量——国民政府内部激流暗涌,已经亲历了第一次、第二次反共高潮的张安平,对这种激流非常的清楚。

很明显,国民政府已经在酝酿着这三次反共高潮了。

他当然可以找各种借口置身事外。

可是,如果这件事由自己掌控,那不管发生什么,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可如果由其他人掌控,那后果呢?

就以忠救军为例——张安平从算计的时候,就想好了要“坑”老徐,但是,无论老徐怎么“蹦跶”,无论忠救军中发生什么事情,张安平都可以自己摆平,说句难听的话,就是忠救军中发生了哗变、搞出了兵变,张安平也能摆平,将事态掌握在自己手中。

可如果换一个人呢?

换任何一个人,绝对不可能将事态掌握在自己手中,届时局势一定会失控!

所以张安平告诉钱大姐:

“这件事必须要在我的掌控之中!”

“苏南苏北,是重要敌后战场之一,不管是新四军还是忠救军,都是精干的抗日力量,也是获取美援的重要渠道。”

“只有我亲自掌控,才不会出现忠救军和新四军窝里斗的结局。”

“换任何一个人,都不行!”

面对态度坚决的张安平,钱大姐不得不想其他办法,因此她问:

“能不能通过种种渠道,提前将同室操戈消弭于无形?”

“做不到。”张安平叹了口气:“国民党内部顽固派的反共思想,从来都是记吃不记打,只有将他们打疼了、打痛了,才能安稳一段时间。”

“其实,我最担心的还是后方,前方只要打疼了,毕竟有日本人这个威胁在,罢战很容易。可后方呢?国民党顽固派这一次是铁了心了,我担心他们兵出陕西啊!”

这句话让钱大姐无言以对。

自36年底国共双方达成统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型后,国民党始终在闹幺蛾子,小的冲突就不说了,仅大的反共高潮就出现过两次。

现在更是酝酿着第三次。

还真就如张安平所说,顽固派是记吃不记打,打一顿,打疼他们,才能让他们安稳一段时间——准确说安稳个一年半载。

双十二大酬宾达成统一战线,勉强算是37年的开端时候吧,结果到39年底,第一次反共高潮就出现了——事态解决后,安稳了勉强七个月,因为看到了八路军展开了百团大战,立马反手整出了第二次反共高潮。

这次安稳了两年,好不容易看到抗战胜利的曙光了,一本《中国之命运》问世,第三次反共高潮已经磨刀霍霍了!

钱大姐因此被张安平彻底的说服,便向组织汇报了张安平的想法。

经过组织内部极其保密和慎重的考虑后,最后同意了张安平的计划。

原因就如张安平所说,既然事情无可避免的要发生了,那不如让这件事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上,由此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解决事端,不会让仇者快!

……

当忠救军因为内部的原因不得不放弃奇袭、让韩副司令部打头阵开始,就意味着张安平的计划顺利的展开了。

没错,张安平的计划很简单:

既然国民党顽固派嗷嗷叫嚷着要搞事,那就打掉一个叫的最凶的家伙,杀鸡儆猴,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智慧这时候不用还待何时?

毫无疑问,在江南、江北这一块区域内,叫嚷的最凶的自然就是韩副司令部,毕竟韩副司令对黄桥大败一直耿耿于怀,三战区这边的反共叫嚣声中,就属他最大声。

自然要以韩副司令作为这只“鸡”。

……

“首长,根据我方获取的情报,国军第八十九军在韩某人的带领下,向泗阳地区扑来了。”

“忠救军所属的四个指挥部,也派出了部队,总人数大约在两万人之间——离我们最近的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会在72小时内出现在泗阳地区。”

“另外还有苏南、皖南和淞沪三个指挥部的忠救军,在七天之内会陆续杀向泗阳。”

“除此之外还有一份情报——第三战区派出了5师、192师以及忠救军浙南、浙北和浙东三个指挥部所属之力量,向我苏南根据地进发。”

这连番的情报让指挥部内的一众新四军军官神色不由阴沉起来。

国军的目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剑指淮北和苏南抗日根据地,一旦将这俩抗日根据地被占领,届时苏北、苏中和浙东三个抗日根据地将会处在包围之中,国军可随时将这三块根据地覆灭。

而一旦这五块新四军所属的抗日根据地被占据,新四军剩下的五块抗日根据地将是国军的嘴边肉。

“拦住他们!”

一名将领出声道:“国民党的5师和192师要从三战区出来,咱们不好拦,但忠救军浙南、浙北和浙东的力量要往苏南走,少不了从浙东根据地的防区经过,我们直接拦住他们!”

“没了忠救军这条地头蛇,5师和192师在苏南想要跟我们打,差太远了!”

另一名将领摇头:“不行,不能拦——我们都知道他们是要打我们的苏南根据地,可他们现在还没有动手,一旦我们主动拦截,那国民党立刻会把破坏抗战的锅甩到我们的头上。”

这话一出,一众军官气得直咬牙。

每一次都是国民党主动挑事,作为受害者的他们,很多时候其实知道国民党不怀好意的,可偏偏就是不能、不敢开第一枪。

这是最最叫人无奈的地方。

而这一次却是最最危险的——忠救军从不跟新四军起冲突,但这一次忠救军的七大指挥部齐齐出动,意味着整个忠救军向新四军露出了獠牙。

如果忠救军像国民党八十九军那样,那也无妨。

可忠救军偏偏不是八十九军那样的杂牌。

尽管这支部队其实是由一群乌合之众建立的,但在敌后作战的这几年里,忠救军表现的作战意志、军队作风,都不是国民党杂牌军能比拟的。

最关键的一点是忠救军不缺钱、不缺装备。

虽然忠救军时常自嘲他们跟新四军一样,都是一群善于打游击的敌后游击队,但二者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忠救军纵然是以轻武器为主,依然“嚣张”的将轻机枪放到了班一级。

而且还是两挺!

新四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