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105章

但也有人经过殿外跪求那一遭之后,瞧出桓珩心思深沉,变法之心坚决,恐怕非但撼动不了变法之事,反而引火上身,不愿掺和此事。

于是,有几大贵族在私下密谋,欲起兵逼迫,请桓珩有生之年不得变法,若是实在不行,他们甚至选好了替代桓珩的人选。

卫王如今虽还在世,但早已名存实亡,荒淫度日,不过是在王宫内与妃嫔作乐,忙于生子。况且卫王也已年老,想要勤政不易,但从一位平庸的君主变作慵懒懈怠的君主却十分容易。

恰好卫王有一子,出生和桓珩相近,生母不过是出身卑微的庶民,在城外采食野菜时,被卫王遇上,纳入宫中宠幸了一段时日。不过,她却没有桓珩生母来得幸运,连封号都未获,就被卫王厌弃。

后来生下了小公子,才被身为卫国王后的齐公主赏了良使的封号,良使在卫王的一众嫔妾中,依旧是低微。

故而母子二人,在卫王宫中,便活得如同隐形之人。

又见这位小公子生性木讷不敏,如今也才七岁,若想要扶持一位公子,来日继承卫王之位,实在再适合不过。

于是,这些贵族们,明面上还是对变法十分抵触,时不时做些阻拦,欲令桓珩焦头烂额,私底下聚集私兵,藏匿兵器,只待找准时机,一举逼得桓珩不得不停止变法,或是扶持年幼的小公子。

就在他们自以为毫无纰漏,并且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便在殿堂之内,假意表露出对变法一事的退让宽容,意图同桓珩说和,为贵族再争些权益。

他们将戏做了全套,而后就请桓珩入颉氏的族中。

颉氏乃是卫国的大贵族,有奴隶数万,封邑也是贵族中最多的,颉氏的人,在卫国的朝堂,不仅握有兵权,便连许多要职也能看到颉氏的人。

除了颉氏,几乎所有反对变法的贵族都出现在了这里。

桓珩出现的时候,这些臣子几乎都是面带笑容,恭恭敬敬的行礼,看不出半分异色,谁能想到他们私底下连如何囚禁桓珩都想好了呢。

桓珩穿着玄色常服,就如同往常一般,似乎并未对这些人起疑心。

作为一国公子,如今又大权在握,众人为他备的自然是上首的席位。

如寻常宴席一般,照例为桓珩敬上,推杯换盏了一番。

宴席过半后,才由为首的颉氏族长,如今的左上卿颉汾起头,言辞恳切的重新向桓珩询问变法之事可有回旋的余地。

桓珩自是笑了笑,目光却锐利非常,“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