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生物防治
生物者,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能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动物、植物、微生物皆是生物,即泛指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物体。
《礼记&iddot;乐记》有言“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遂。”
臣总结防蝗三策之二生物防治,其方法主要亦有两种。
其一:保护和利用当地蝗虫的天敌控制蝗虫;其二:牧鸡和牧鸭防治蝗虫。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间之不变之理,于动物界亦是相同,蝗虫亦有天生之敌,如猫与鼠,鸟与虫一样。保护和利用当地蝗虫的天敌,正所谓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蝗虫之敌多起来了蝗虫之境况自是更加不堪。蝗虫的天敌多矣,包括青蛙、蜥蜴、飞鸟、线虫、各类甲虫、各类飞蜂类、各类飞蝇类等。鸟吃虫乃普遍之常识,一只飞鸟往往可食数百
乃至上千蝗虫,不可谓不厉害。
另据臣统计,我大唐旱蝗重灾区便是有伯劳、灰喜鹊、喜鹊、草鹭、椋鸟,蚂蚁、步甲、芫青、雏蜂虻、食虫虻等不下数十种虫类都是蝗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鸟虫。此类绝非臣妄言,蝗灾之敌,亦可多见到其食蝗虫的情况。
然此类动物虽能克制蝗虫,却是不易饲养或许不易控制,若想防蝗可在防蝗之敌多种植招引蝗虫天敌之植物,如飞蜂和芫青的幼虫捕食蝗虫的卵,成虫取食花蜜或花,因此可以在蝗虫发生地种植开花植物,为天敌成虫提供补充食物,提高天敌的数量,以此控制蝗虫。
第三:物理防治。
此等方法皆纠合前人之智,简单实用,臣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殚精竭虑总结出以下六点,望陛下酌情推行。
其一:打封存锁。蝗虫为迁移性害虫,可在农田边打封存锁进行统一联防。
其二:人工捕杀。虫口密度不大时,可组织人工撒网捕杀,变害为宝,饲喂禽类或制成动物性饲料。
其三:掘沟法。在大道上挖沟垒坎儿,驱赶蝗虫到沟内杀死,主要用于治理蝗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