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破军顺着一看,“吐蕃东南那不是剑南道南部?你说六诏?”几乎是一瞬间,李破军似乎隐隐猜到了张文瓘的意思。
吐蕃的东南,剑南道的南部,尽管朝廷在此设置了曾州(今大理)、姚州(今楚雄)、昆州(今昆明)等州县,但是这片土地至今仍是被六诏管辖,也仅仅是名义上属于朝廷。
张文瓘高兴的点了点头,“正是六诏,如今剑南南部,六诏壮大,其勇悍壮士不下十万,若肯为我所用,当为一大助力”。
李破军点点头,又道:“可是六诏之间互不统属,互相攻伐,往日里不杀官造反算是好的,如何肯相助朝廷呢?”
当年蜀汉的时候,设置云南郡,羁縻管辖各个部落,孟获便是个典型的例子,可是随着司马氏篡位,灭亡蜀汉,云南郡便四分五裂,各部落便是不服从中原王朝的管教,如此纷争了数百年。
直到隋末唐初,似乎也被天下大势影响,分布在云南、洱海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部落经过数百年的相互征伐兼并,也渐渐有了结果,最后形成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六个大的部落,称为“六诏”,其中,蒙舍诏因其位于诸诏之南,蒙舍诏又称为“南诏”。
张文瓘自信笑了一下,脸色逐渐红润,指点地图道:“南北朝以来,中原战乱不止,多有中原汉人逃亡六诏之地避难,六诏也多受汉文化影响,大唐立国后,更是渐渐行成六部,此六部无一不是野心勃勃之辈。
据我所知,其中蒙舍诏,也就是南诏,更是不简单,其酋长舍龙我曾经听国子监学友提起过,舍龙其人崇慕中原汉文化,隋末大乱,大力接纳中原逃亡之人,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读书学子,具都是以礼接待,说是求贤若渴也不为过,更是与汉人豪族通婚,由此可见其志向啊”。
南诏……李破军一惊,说起南诏这个名字,李破军就非常有印象了,毕竟南诏出了个皮逻阁,在后世也是名声很大的,皮逻阁统一云南六诏,可谓是一代雄主了,只是加封皮逻阁为云南王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此时肯定是没有出生的。
听张文瓘这么详细的一说,李破军也是感慨,南诏能够一统六诏不是没有原因的,就像是当年秦国统一六国一样,都是从几代人就开始奋斗,这舍龙也不知道是皮逻阁的曾孙还是玄孙辈,原本轨迹上的皮逻阁能够统一六诏,进封云南王,看来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有赖于祖辈留下的基业了。
不过原本轨迹上的皮逻阁一生与大唐亲善,多次入朝进贡,看来也是祖辈留下的良好传统,得到了少数民族崛起的秘诀,那就是与中原王朝亲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