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侍中一职,由杨师道兼任!”

“而吏部尚书,父皇则重新任命申国公高士廉担任!”

原本表情淡然的杜荷,他脸上顿时露出惊愕的神色。

“刘洎被贬官?”

前面听到的一些消息,都是李世民用来制衡东宫的手段,说起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可李世民把侍中刘洎贬为相州刺史,这影响的可就是李承乾的势力!

李承乾沉声问道:“杜荷,你认为孤接下来该怎么办?”

“孤心里有一种预感,父皇后续还会继续削弱孤的势力,而对象还很有可能是侯君集!”

当前三省主官,尚书左仆射长孙无忌,明确支持晋王李治。

侍中杨师道,他肯定也是支持楚王李恪。

只有尚书右仆射侯君集,是支持他的人。

至于中书令马周,他当前对自己抱着比较友好的善意,可并没有明确倒向他,这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

在杜荷去倭国的这段时间,李承乾的心情十分烦躁。

杜荷思索了许久,随后低声分析道。

“殿下,陛下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现在是他心神最为复杂的时候。”

“他把晋王和楚王扶持起来,只是为了保证他的皇位不受到影响,所以您不必着急!”

“您现在的表现如此贤明,陛下没有更换太子的理由!”

李承乾当了二十一年的太子,这些年他处理政务非常好,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失误。

而李治和李恪两位皇子,他们并没有任何处理国事,以及监国的经验。

李世民除非脑子进水,才会选择这两人登基。

唯一的可能,就是李世民在弥留之际,长孙无忌篡改李世民的遗诏,让晋王李治登基。

可到了那个时候,杜荷肯定会建议李承乾,集结麾下所有的力量,把晋王府一脉的人一锅端掉。

杜荷接着说道:“太子殿下,这段时间不管陛下怎么削弱东宫的势力,亦或者试探您,您放宽心态就好。”

“您继续为陛下处理国事,表现广纳谏言,待人宽厚的一面!”

“至于晋王和楚王那边,交给我来对付吧!”

在杜荷看来,善于明哲保身的李绩,即便他被任命为楚王府长史,他也不会支持李恪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