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简直不可思议

第747章 简直不可思议

楼小白懂得怎么指挥远程部队吗?那必须懂。

只不过,相较起楼司的专业,可能楼小白就不是那么专业了。

现在也是郤至想一出要干一出,他并不知道季孙宿见楼小白说了什么,只知道野外营寨里面的鲁军暂时没有动作,不代表鲁军会一直窝在营寨里面。

明明活了一大把年纪,参与过那么多次战役,怎么郤至还是这种想一出做一出的样子?只能说他被宠坏了。

郤至在成长阶段有郤献子(郤克)和蒲城鹊居宠着,别为温氏之后有郤武子宠着,然后郤氏在郤献子时代就极为强盛,轮到郤武子变得更强,能不让郤至更加肆无忌惮吗?

什么叫天之骄子?本身的能力怎么样不是那么重要,通常指的是有极大背景的人,他的背景足够支撑起成长阶段的耗费,哪怕没有真正成长起来,背景就足够支撑豪横一辈子了。

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再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赋,最后那百分之一的天赋最为重要。现实不就是一直这么残酷吗?

战场上的一幕吸引了郤至的注意力,他暂时放下招呼楼小白来指挥远程部队的念头,目光注视了过去。

那是有晋军登上了城墙,一人独战七八名鲁军,交战期间又有晋军攀爬上来,两人合力守住了垛口。

两名郤氏的晋军是什么样的武备?他们外面披着札甲,里面还有一层皮甲,等于就是躯干有两层防护。在其它部位,脑袋上有一个兜(头盔),颈部、肩膀、手腕、手臂、胯部、膝盖、小腿也都有皮革做成的防具。

仅是楼氏一套铁甲……,注意,是一套,不是一件,反正就等于有了另一条命,何况他们还自己穿了一层皮甲呢。

穿上那些防具,戈、剑、矛很难一击让其毙命,倒是钝器可以造成有效杀伤。

围攻他们的鲁军什么情况?多数并没有防具,有防具也是木甲。使用的武器则全是戈。

鲁国都城“曲阜”的城墙最高九米,最为低矮处约是七米;城墙最厚四米五,顶上的平台宽度约是三米八左右。

三米八的宽度是多宽?反正敌我两军战戈的杆从一米二到一米六都有,等于打起来手持战戈,基本没有太大的活动空间。

激烈的交战状态下,两边更多时候是杆碰杆,利刃的部件难有机会挨到身躯。

这样的厮杀状况,比拼的其实就是体力和耐力,哪一边先气喘吁吁也就变得劣势。

话又说回来,不管是进入什么时代,只要不是超视距的交战,将意志这种高层次的抛开,一应都是比拼体力和耐力。

所以了,哪怕是步入火器时代,哪个国家都一样会继续针对士兵进行体能训练。

野战的情况下,一名晋军可以轻易吊打一名鲁军,一名晋军与三名鲁军交锋也不会太落下风;轮到两名晋军协同作战,将演变成可以对抗十名鲁军;随着晋军的数量增多,一千晋军跟一万鲁军交战绝对可以战而胜之。

那是晋军很能打吗?晋军是真的挺能打,着实也是鲁军太菜了。

城池攻防战跟野战肯定不一样。

比如说,刚才还是两名晋军在那个城墙段对战十名鲁军,等有了四名晋军却要对抗多达三十来名的鲁军了。

该城墙段的交战非常激烈,只是短时间内倒下的人没有几个。这是晋军有披甲,不是要害部位受到重创可以坚持;鲁军仗着人多,便于交替喘息,非常不小心才会受创倒地。

有了先登对郤至来说就是一个好消息,并且他还看到越来越多的几方士兵登上城墙与鲁军展开激战,形势不是一般的大好。

“攻城塔和云梯还没抵达位置呢!”郤至没有瞧得起过鲁国,只是没想到鲁军野战不行,连带城池防御战也能够打得这么烂。

郤至忽略了一点,强国的威慑力非同一般,会让弱的一方没有正式开打就事先心虚。

要知道一点,人要是心虚的话,十分的力气能够使出三分都算不错,开打立即崩溃才是最为常见的现象。

大国与大国交锋,弱一些的国家卷进去必定会无法承受产生的损失。

这么说吧?

一个全国上下只有一万军队的国家倾巢出动,参与两个大国出兵数十万的交战。

出动一万军队的国家,他们这一万人守一个山头阵地,几轮炮击就要打掉他们全国百分之十的部队,轮到发起冲锋可能两三次就将这个国家的军队全给打完了。

结果怎么回事?损失一万部队对于大国来说,其实就是百万大军中的百分之一损耗,小国没了一万就等于全国军队被全歼。

大国博弈从来就不是小国可以瞎掺和的事情,掺和进去就是当炮灰的命。

鲁国算起来就是一个二流国家。

可别以为二流国家就挺差,之前的秦国和郑国也是二流国家,卫国、莒国、吴国,这六个国家都是属于这个层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楚国和晋国原本是两个超级强国,现阶段的楚国跌落成了一流层次。

与楚国同层次的国家,目前只有齐国和宋国。

三流国家是哪些?当前的秦国和郑国都跌落为三流,加上燕国、越国、蜀国、巴国,大概就是这六个国家了。

其余?其余都算不入流,包括那些全国剩下人口加起来只有两三万人的袖珍型小国,以及地盘可能很大和疆域很广却各种体系落后的异邦。

所以,二流层次的鲁国跟超级强国晋国交锋,无论是从整体实力,还是将士的素质对比,能够打的有来有往才叫那个稀奇。

“我白白浪费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吗?”郤至已经不在攻城塔之上。

所谓浪费一个月的时间,大多是花费在打造攻城器械了。

三个对“曲阜”展开攻城的方向,投入使用的攻城塔合起来八台,动用的云梯一共三十三部,其他杂七杂八的器械约是两百余。

那些杂七杂八之中不包括床弩。

楼小白有带一些床弩,认为初期不必投入使用。

所谓杂七杂八的器械包括攻城锤、轒辒、盾车、飞钩等等,每一种都有它的特别用处。

在各式大型攻城器械抵达之前,有相当数量的晋军已经在城头之上与鲁军展开激战,很难不让郤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看得起鲁军了。

说来也是啊?慎重地搞了六神装才想开团,后面才发现原来队友单纯依靠技术正在吊打对方,能不感到心塞吗?

问题是,郤至不记得谁攻打过“曲阜”,理所当然认为鲁军在保卫自家都城期间会更加拼命,哪里能想到鲁军的表现一贯拉垮呢。

各种大型攻城器械上去,越来越多的晋军登上城墙,当城墙上的晋军跟鲁军的数量拉近到一比三的时候,鲁军毫不意外的崩溃了。

城墙上幸存的鲁军溃退期间与要上城墙的鲁军在过道挤成一团,各种叫骂声在频繁出现的惨叫声中交杂,那叫一个乱。

搞到后面还是杀到的晋军制止了鲁军的那种混乱,过道被尸体完全堆死,下面的鲁军上不来,上面的鲁军不是被杀就是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