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如坠寒潭

刘询有些尴尬。

他跟昌邑王刘贺并不相识。

甚至从刘贺登基到他被废黜,刘询都没有见过他的面。

因此刘贺在位期间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他还真不是很清楚。

任小天看到这儿也缓过味来了。

看来问刘询也是白问。

刘贺退位后,他的昌邑国也被上官太后降为了山阳郡。

史书记载刘询登基之后也没有为刘贺平反的意思。

相反他还给刘贺敕封了一个海昏侯的爵位。

摆明就是默认了霍光给刘贺扣上的那些帽子。

甚至在这之后刘询又削除了刘贺三千户食邑。

刘贺在黯然中病逝,他的海昏侯国也因此被废除。

这些事情其实任小天也能理解。

刘贺毕竟是刘询的前任。

而且是名正言顺做过皇帝的人。

刘询怎么也不可能对刘贺真正放心下来的。

日后朱祁钰被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赶下台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不过霍光给刘贺扣这么多帽子虽然有欲加之罪的意思。

不过也不能说明刘贺彻底就是冤枉的。

二人之间涉及政治斗争不假。

但霍光说的未必就不是事实。

刘贺在宫中嬉戏、奏乐,甚至在刘弗陵灵柩前肆意吃喝。

以及驾驶马车在后宫中横冲直撞、毫无礼数。

这些事情也能从后世海昏侯墓中发掘出的文物中也能得到佐证。

光是车马、漆器、玉器、乐器,每种就有几十成百件。

黄金重量更是多达一百多公斤。

他一个侯爵墓,比其他后世发掘汉代高级别墓葬都要豪华奢靡的多。

由此可见刘贺的确不是个省油的灯。

但要说他究竟有没有霍光说的那么昏庸,任小天还真是说不好。

除非是刘询能把刘贺本人带来当面询问。

不过这事情倒是不着急,等哪天刘询空下来了再说吧。

再看一旁的霍光,额头上已经出了好几层的冷汗了。

他不明白怎么此中密辛连高皇帝刘邦都知道了?

而且刘邦还能够准确说出1127件记录在册的事情?

他满腹怨气的看了一眼刘询。

陛下啊陛下,臣迎立您做了皇帝。

对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如果没有臣,您现在怕还在民间游荡呢。

怎么您在二位先帝面前说的尽是臣的坏话?

刘询没有看他,自然也不会知道霍光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