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朱常洛很高兴,当然他老爹朱翊钧也很高兴。

因为,一个有了大儿子,一个有了大孙子。

朱翊钧自己的儿子,都是拖到四五个月,才有时间起名字,老十六之后的儿子们,朱翊钧都很少有时间去管。

可这大孙子一出生。

第二天赐名就送到了康王府上,随之而来的,还有丝绸一万匹的赏赐,直接赐给刘王妃。

皇帝陛下是很抠门的,当皇帝这么多年了,这是他唯一一次大手笔。

并且,在朱由校满月那日。

朱翊钧还亲自到了康王府,看望自己的大孙子,这一点就连朱常洛都没有意料到。

三十五岁的年龄,自己争气,儿子争气,让他当爷爷了……

这又创造了大明皇室的一个先例……

即便是太祖高皇帝,也是在四十七岁时,长孙朱雄英才出生……在朱翊钧之前,诸多君主都没有活到自己的孙子出世……

康王府,修身精舍。

晨光熹微,透过雕花的木窗,在铺着青色方砖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精舍内陈设简朴,一尘不染,正中悬挂着一幅墨笔勾勒的太上老君像,画像前的紫檀木条案上,香炉中三炷线香正袅袅升起笔直的青烟,散发出淡雅的檀香气味。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宁静、肃穆而又略带疏离的氛围。

康王朱常洛身着月白色的道袍,未戴冠冕,只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束发。

他依然雷打不动的坐着自己的早课,坐在蒲团上的身影挺拔而清瘦,眉宇间带着一种长期静修养成的平和……

这是这么多年,养成的好习惯。

结束今日的早课后,朱常洛便赶忙起身,离开了精舍,来到了康王妃刘氏的房中。

康王妃刘氏正陪着乳母,照看着床上一个裹在锦绣襁褓中的婴儿。

那婴儿便是康王朱常洛的嫡长子,刚刚满月不久,由皇帝朱翊钧亲自赐名为——朱由校。

一见到儿子,朱常洛的脸上立刻绽放出毫不掩饰的、纯粹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