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两套系统

一个原因便是更高速、更夸张的发展壮大,将这超过百人的折损率直接“淹没”。

这样的折损率,放在四百多人的势力中间,自然极其恐怖,足以造成人心崩溃的震荡。

可放在四五千人的大团体中间,这看上去就很容易让人接受了。

折损率从三成降到了百分之三。

因两者衔接得过于紧密,若不仔细研究,很容易让人忽略掉其中隐藏的“大恐怖”。

第二个原因,却是凶悍、强大、而神秘的帮主“苏瑞良”,让所有帮众对未来,都有着更多、更高的期待。

更高的回报预期,伴随更高的风险,这本就是应该的。

大家对于身在巨熊帮所要承受的危险,本就有着更高的心理预期。

现在,算上所有炼髓层次的帮众,巨熊帮有正式帮众4685人。

除开留在“赭红眼”盆地,跟随徐蓬、扎络等人,以及分散在康乐集,五坊营地,流云坊,以及程辉铺设信鸽网络安排去“北八集”、“东五集”、“南四集”的部分帮众。

现在校场内,正式帮众的数量超过了四千五百人。

随着清源集战事结束,大量临时帮众离开,原本眉毛胡子一把抓,由正式帮众和临时帮众混编而成的队伍自然也随之解散。

耿煊现在要做的,就是对这数量超过四千五百人的正式帮众进行重新编组分队。

其中,许多已经具备,以及即将突破的炼髓初、中期战力被编入玄幽铁骑。

另还挑选了许多合适的,最差也不低于炼血层次的帮众编入其中,凑足三百五十铁骑的数量。

——清源集一战结束之后,加上俘获的玄幽马,玄幽马的数量达到593匹。

耿煊率五百骑北上“赭红眼”盆地,又完整收获了盆地内剩余的两百匹玄幽马。

但因为急于返回,为了留下足够的力量守护盆地,耿煊留下了二百五十骑,带回了四百五十匹玄幽马。

加上原本留在清源集的九十三匹,玄幽马数量达到五百四十三匹。

随着从各处征集而来的战力各回各家,战事开始前从八家里坊手中挪借的九十七匹玄幽马加九十七套甲胄,在耿煊的要求下,全都挑选状态极好的一批原数奉还。

现在,清源集巨熊帮手中,玄幽马的数量是446匹。

在与洪铨、蒋弘毅等人讨论之后,耿煊决定,只挑选出状态最好、最齐整的三百五十匹组建玄幽铁骑。

剩下的九十六匹玄幽马,又被分成两批。

一批八十匹,下放到四十个队伍之中。

交给队伍中正副两位队长使用。

不仅是为了代步方便,更是为了增加正副两位队长的攻击力。

——因为“恩赐仪式”,巨熊帮现在的炼髓战力已经过百,未来一段时间,这个数量还会更进一步膨胀。

虽然已将大量炼髓层次的精锐战力编入玄幽铁骑之中,但考虑到炼髓战力非常富裕,在打造玄幽铁骑这支“拳头战力”的同时,其他方面的力量也会尽量予以强化,不出现明显短板。

其他四千多名正式帮众,会被编入四十个队伍之中。

每个队伍之内,至少都会保证有两名以上炼髓战力坐镇。

比较特别的是,这些队伍是“战时队伍”,核心目的是为战争服务。

当战事来临,亦或者巨熊帮面临危机情况时,所有正式帮众便以这样的队伍为依据,迅速组成战时团队。

日常也会经常在一起切磋,训练,以及彼此对抗。

这与各帮众在巨熊帮内的职务安排,是并行不悖的两套体系,彼此互不相扰。

比如,耿煊让陈展暗中组建的、侦查内外之用的“眼睛”。

又或者多由“元老级”帮众把持的后勤系统。

由程辉为首,梳理、组建、规模必会越来越庞大的信鸽传讯体系。

在没有新的调整之前,他们依旧要肩负这些职责。

可同样要按照耿煊现在确定的这些“战时编组”,在本职工作之外,与同队成员一起,完成操演训练,战斗对抗等任务安排。

这相当于给同一班人马,造了两套“操作系统”。

一套是“帮派及行政管理模式”,一套是“军队及战斗模式”。

两套模式之间,可以无缝切换。

这是在与洪铨、蒋弘毅等人交流的过程中一点点明确出来的。

这样的安排之后,耿煊还意外的发现另一个好处。

即大量炼髓层次的战力,能够不被闲置浪费,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他们价值来。

兼顾各队伍整体实力的均衡,队员修为高低,配合“点兵术”,让队内成员之间的“相性”达到最契合的状态。

耿煊完成了三百五十骑玄幽铁骑,以及四十支队伍的分组。

每支队伍的帮众数量,少则八九十人,多则百余人。

人数虽然有参差,但各队的整体实力却大体相当。

在都配发了两匹玄幽马之后,每一支队伍,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即便是面对多名炼髓初、中期敌人的突袭,都能应对,不至于出现完全被动挨打的局面。

若将另外十几匹可在各队之间灵活机动的玄幽马和骑手也算上,不仅可以应对,甚至可以予以威胁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