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问你要这些干什么?
他直接说,有人请他疏浚洙水古河道,他提前确认一下可行性,然后再考虑答应不答应。
耿煊想要疏浚洙水古河道的事情,就通过这么一种他没有想到的方式,直接摊开在了元京各方势力眼中。
此刻,听耿煊提起此事,名叫“郭子安”的郭家家主一脸惭愧的道:
“苏帮主,对不起……我也没有想到,一些无心之话,会连累到您。”
樊綦也在旁帮腔道:
“这事也要怪我,一开始,我也是通过别人向郭家主转达了这个意思。
当时,他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是我让人联系的他,他就更不知道想要做这事得人是您。
别人问起,他也就随口说了。
根本没想这背后有这么多曲折。
这次来元京之后,我当面又与他说了此事,他这才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对于苏帮主您如此深明大义的做法,郭家主也非常佩服,已经答应了我的邀请。
……本来,若是没有意外,这两天我就准备亲自送他去清源集与您见面。
但无意间听说您到了元京,现在正在无忧宫卫城落脚,我就带他过来拜见。”
听着樊綦的解释,耿煊轻轻点头,看向郭子安的眼神,变得柔和了一些。
最后,他的脸上甚至有了笑容。
当樊綦讲完,耿煊更是直接向郭子安伸出了手,欢迎他的加入。
而他也让耿煊领教到了什么是专业精神,在确认耿煊确实将洙水古河道的疏浚工作交到他手上后,他直接道:
“苏帮主,我查阅了许多洙水河道还有岑岭山脉的图册。
我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您若要疏浚那段淤塞了三四百年的河道,不能只简单的将原来的洙水古河道挖通。那样只会引起一场巨大的,完全不下于当年洙水河道被堵的恐怖灾难。”
耿煊原本并没有打算这个时候就与他谈论这些技术问题,此刻听他这般说,也忍不住来了兴趣。
“为什么?”
“因为水!”
郭家主先是给出了一个简单至极的答案,然后,在耿煊面露疑惑之际,他解释道:
“洙水发源于岑岭和赤乌山。
当年,因洙水古河道淤塞,这些水再无法沿着洙水古河道汇入漭江。
这些发源自岑岭和赤乌山的水,在形成了一个巨湖之后,很自然的改流变向。
然后,在岑岭中蜿蜒漫流了两百多里之后,汇入了一条新的河道。”
说到这里,郭家主顿了顿,道:
“那条河道,原本只是一条流量不及洙水两成的河道。
现在,其流量比之当年的洙水还要更胜一筹……您知道,这条河现在流向哪里吗?”
“哪里?”耿煊正色询问。
他那原本还有些漫不经心的态度,此刻却是完全收敛了起来。
他承认,在郭家主点出这个关节之前,他此前一直都忽略了这个问题。
洙水古河道被毁,可其源头之水却并没有因此消失。
一开始,这些漫灌之水或许是个灾难。
可在数百年的自然伟力之下,已足够这些水找到新的“出路”,并因之形成一个全新的、稳定的生态。
他现在若是直接将淤塞段挖开,让断流了数百年的洙水河道重新恢复活力。
对那条已经找到了新出路,并因之形成了全新的生态体系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场堪比洙水古河道断流一半的自然灾难?
“月露原。”郭家主道。
“啊?居然是月露原?!”耿煊惊讶。
虽然心中已经有了一些准备,可在听郭家主说出“月露原”这三字后,耿煊还是忍不住心神震动。
他是真的没想到,答案是这么熟悉,居然就近在眼前。
可仔细一想,这简直是理所当然之事。
发源自赤乌山和岑岭中的洙水,在流经淤塞段时,已经流到了岑岭的南麓。
除非水可以往高处走,不然,这水就只能继续南下,不可能掉过头翻到岑岭北边去。
洙水古河道被堵,那这些水要继续南下,就只能选择先往西绕,或者先往东绕。
洙水古河道以西,就是一片干涸荒原。
然后是紧贴在赤乌山东麓边缘的“北八集”,“东五集”,以及围绕在这些集市周边,靠狩猎为生,以赤乌山为食的大批里坊。
这明显不像是有庞大水系经过的样子。
那就只能是继续向东一段距离再“伺机”南下。
而在洙水古河道以东是哪里?
经过一片干涸的荒原,再经过一片相对贫瘠的游民聚落,可不就是生息了数百万生民,有着数千万亩沃土的月露原吗?
要是因为自己重新将洙水古河道疏通,让月露原变成洙水古河道两岸荒原那般模样。
那——
若从红运收割的角度去看,大概没有比这更高效,更天才的方案了。
……
“……是,就是月露原。
根据我查到的资料,在洙水古河道断流之前,月露原的开发程度非常低。
当时的情况,与现在恰好反过来。
洙水河两岸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而月露原则非常贫瘠,人口也少。
现在,月露原这般繁盛,部分原因是当年洙水河两岸的部分里坊迁入,大肆开发。
更重要的原因,却是这条改道后的洙水,给月露原提供了充沛的水源。”
听着郭家主的讲述,耿煊怔在那里,久久没有回神。
过了好一阵,他才语音有些艰涩的道:
“这么说,洙水古河道已经不宜重新疏浚了?”
郭家主却摇头道:
“不不不,恰恰相反,苏帮主您提出现在对洙水古河道进行疏浚,是非常有远见卓识的。”
耿煊侧目,看着这个神色逐渐兴奋起来的家伙。
心道,难道我看错了,这家伙在溜须拍马方面也有着异乎寻常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