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牧嘴中的所谓大儒,李世民也有所耳闻。那帮王八蛋是真坏的头顶长疮脚底流脓。他们不种不收,既不做工,也不做生意,可他们就是活的有滋有润,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哪个村子没有所谓的德高望重大儒?他们谁不是深宅大院?在偏远地区,百姓的妻女就是他们的后宫,他们有一百种办法凌辱百姓的妻女。

有民间小道消息传闻,有些远离朝堂的地方,百姓不管是娶儿媳妇还是嫁闺女,都得让那些所谓的大儒过一遍。

百姓是什么?就是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干活的人,他们只要能吃饱肚子,谁愿意搞事情?

朝堂的政策再好,到了下面也是一团糟,这是为何?就是因为那些所谓的大儒,所谓的知书达理之人从中使坏。一直让那帮所谓的大儒笼络人心,将朝堂的解释权收在自己手里,自己说什么,百姓就听什么。朝堂的政策是什么,百姓不知道,百姓只知道听大儒的。

如果这书大力推广,也不要百姓人手一本,只要一户一本,那百姓还需要求他们当地所谓的大儒吗?

那些大儒有什么用?除了摇头晃脑的之乎者也,他们懂什么?

百姓不求他们,他们的影响力必然下降。长此以往,朝堂的政策岂不是要少经一人之手?!

“小牧,你接着说。”

听到李世民这话,张牧知道李世民已经明白其中的道理。

“陛下,我这书不但能让百姓不再有求于他们当地所谓的大儒,还能让百姓发家致富。咱们也没说种地这种百姓都知道的事,咱们就说我这书上写的养殖。百姓在种地的同时如果能养几只猪,也别说卖钱,到了年关,自己宰了吃,那一家老小,妻儿老母是不是都可以沾点油水?猪这种生物不挑食,剩菜剩饭,馊了的东西他们也吃。就算百姓家没有剩菜剩饭,猪也可以吃草。只要不懒,打点猪草还是没难度的。这对百姓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那些干不动活的老人,孩子,他们打点猪草养猪补贴家用,可以给家里增加一点收益,谁不乐意?”

说到这张牧停了一下,看到李世民脸上涌现出难以掩盖的笑意,张牧更是放心。

“陛下,养猪这事以前也有百姓养,可是因为他们不懂,不懂的一些关键技巧,尤其是阉割猪,久而久之,养猪的事再没人提。猪肉大家现在都吃吧?以前你们会吃吗?你们吃的都是羊,甚至是鹿,百姓哪里吃得起。经过改良,现在的猪肉多好吃?油水多,吃得也不挑剔。这样一来,百姓除了地里刨食,还有一项额外的收入,这不挺好?只要看了这书的人,只要不懒,他们都可以养猪补贴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