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亲眼看见的,队长在的时候他不晓得多积极,队长一走,他就开始磨洋工偷懒儿。”
坐小武对面的张桂兰听了,扭头朝苏小猛问:“老五,这事儿你咋不找队长说呢?”
“说啥呀?说不得!队长说大家要团结一心,他最讨厌有人在背后打其他社员的小报告了。”
“那也不能由着那种人白白拿走工分啊,还拿得比你多……”
不等张桂兰继续说,苏四勇拧着眉头,语气气恼道:“这种事儿生产队里多了去了,说真的,但凡有其他的活路,我都不想在生产队里待了。”
大家对生产队的工作都有意见。
小锦宝记得到了改革开放,农村才开始实行分田到户,之前一直都是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体劳作。
改革开放是十五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可不能寄希望于改革开放。
她小脑瓜子转了转,想起看过的关于大集体时代的文章。
有的生产队劳动强度大,整日没白没黑地拼命劳动,一年到头分的口粮不够填饱肚子的。
有的生产队队长组织性强,领导性强,带领社员们实行按劳分配政策,大家劳动积极性高,除去上交的,社员人均分到的粮食超过上千斤。
不仅有小麦、红薯、玉米,还能分得胡麻、芸芥、麻子等油作物,年底猪肉吃到饱,日子比城里人更滋润。
显然这祈水村的生产队就是前者。
纵容社员偷懒,工分分配不公平,大家积极性差,最后粮食产量低,生产队队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换队长……”小锦宝突然冒出这三个字。
大家闻言一愣,李秀娥以为自己听错了,“锦宝你说啥?”
“队长差,吃不饱……换人干。”
她说完,一旁苏四勇先是诧异,然后惊叹,“娘,咱家锦宝真是福星啊,这小小年纪的娃娃还知道这些。”
“自然了!看来你们那生产队发不了工钱分不了米,就是队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