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得力干将

襄阳城内,曹操站在府衙的顶楼,俯瞰着整座城池。阳光洒在襄阳城头,旌旗飘扬,百姓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贾诩站在他身后,轻声道:“主公,荆襄局势已定,江东不敢再轻易来犯。”

曹操点了点头,目光望向江东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野心:“文和,这只是开始。待我休整兵马,积蓄力量,下一步,便是渡江伐吴,一统天下!”

贾诩躬身道:“主公雄才大略,一统天下指日可待。但刘备在新野招兵买马,囤积粮草,此人素有仁德之名,麾下有关羽、张飞等猛将,不可不防。”

曹操转过身,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刘备?不过是丧家之犬罢了。若他安分守己,朕尚可容他;若他敢有异心,朕必当除之!”

就在这时,侍卫匆匆闯入:“主公,新野传来消息,刘备近日拜访了隆中的一位隐士,名为诸葛亮,据说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刘备欲请他出山辅佐。”

曹操眉头一皱:“诸葛亮?从未听闻此人。文和,你可知晓?”

贾诩摇了摇头:“臣也未曾听闻。不过刘备求贤若渴,能被他如此看重之人,想必并非等闲之辈。主公当派人暗中查探,若此人真有大才,要么为我所用,要么除之而后快。”

曹操点了点头:“此事便交与你去办。务必查清楚诸葛亮的底细,不可大意。”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荆襄大地上,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曹操站在顶楼,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一统天下的道路充满了荆棘和挑战,江东孙权、新野刘备,还有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都将是他前进路上的障碍。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坚信,凭借自己的雄才大略和麾下的文臣武将,终将扫清寰宇,实现一统天下的宏图伟业。

夜色再次降临,襄阳城的灯火渐渐亮起,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这座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城池。曹操回到书房,铺开宣纸,提起毛笔,蘸满浓墨,写下了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天下归一”。墨渍在宣纸上慢慢晕染开来,如同他心中那不可阻挡的野心,蔓延向远方。

夜色如墨,襄阳城的喧嚣渐渐沉寂,唯有巡夜士兵的甲叶摩擦声在街巷间偶尔回荡。贾诩辞别曹操后,并未回府歇息,而是拐进了一条偏僻的胡巷。巷尾一扇不起眼的木门内,烛火摇曳,映出三道黑影。

“主公密令,即刻查探南阳卧龙岗诸葛亮的底细。” 贾诩声音低沉,指尖捻着一枚青铜虎符,“此人被刘备暗中寻访,若真是经天纬地之才,要么召入帐下,要么……” 他做了个抹颈的手势,眸中闪过一丝冷厉。

为首的黑影躬身领命:“属下周仓,愿率弟兄潜入南阳,三日之内必带消息回来。” 此人面色黝黑,腰间佩着一柄玄铁短刀,正是曹操安插在荆襄一带的暗探首领。

贾诩颔首:“切记,不可打草惊蛇。刘备麾下关羽、张飞皆是万人敌,卧龙岗附近恐有刘备眼线,行事需万分谨慎。”

三人领命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贾诩站在门边,望着天边残月,心中暗忖:诸葛亮…… 究竟是何等人物?若真有经天纬地之才,曹操得之,如虎添翼;若为刘备所用,日后必成心腹大患。他深知曹操一统天下的野心,也明白这场暗探行动,或许会改变整个天下的格局。

次日清晨,南阳城外,一辆装满柴薪的牛车缓缓前行。驾车的是个面容憨厚的农夫,正是暗探周仓乔装打扮而成。同行的两个暗探,一个化作挑担的货郎,一个装作游方的道士,三人分散前行,约定在卧龙岗附近的破庙汇合。

南阳一带民风淳朴,田间地头,农夫们辛勤劳作,孩童们在田埂上追逐嬉戏。周仓赶着牛车,目光却暗中打量着沿途的动静。果然,在距离卧龙岗不足三里的一处茶寮,他发现了两个形迹可疑的汉子,两人看似在喝茶闲聊,实则目光不断扫视着过往行人,腰间鼓鼓囊囊,显然藏着兵刃。

“刘备果然早有防备。” 周仓心中冷笑,不动声色地赶着牛车路过茶寮。那两个汉子瞥了他一眼,见他只是个普通农夫,便没再多加留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午后,周仓终于抵达卧龙岗附近的破庙。货郎和道士早已在此等候。“周大哥,卧龙岗四周果然有刘备的人把手,我们该如何接近?” 货郎模样的暗探低声问道。

周仓沉吟片刻:“诸葛亮既然隐居于此,想必常与乡邻往来。我等先打探清楚他的住处和日常行踪,再伺机而动。切记不可贸然行事,以免打草惊蛇。”

三人商议已定,便各自散开。周仓依旧扮作农夫,到附近的村庄售卖柴薪,趁机与村民闲聊。村民们提及诸葛亮,皆是赞不绝口。

“诸葛先生可是我们这儿的大才子啊!” 一位老者一边接过周仓递来的柴薪,一边感叹道,“他隐居在卧龙岗的草庐中,平日里除了读书耕种,还时常为我们这些乡邻出谋划策,化解难题。上次村里的水渠堵塞,就是先生想出的法子,只用了半日便疏通了。”

“那诸葛先生可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周仓故作好奇地问道。

“与众不同之处?” 老者捋了捋胡须,“先生胸有丘壑,言谈间总能说出些让人茅塞顿开的话。而且先生能掐会算,前几日预报有暴雨,让我们提前收割庄稼,果然应验了。只是先生性情淡泊,许多人慕名而来请他出山,都被他婉拒了。”

周仓心中一动,又问道:“那刘备刘皇叔,可有来拜访过诸葛先生?”

老者点点头:“来过几次了,前几日还亲自带着礼物登门,不过先生似乎并未应允出山。听说刘皇叔求贤若渴,对先生敬重得很呢。”

从村民口中,周仓大致摸清了诸葛亮的情况: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因战乱避居南阳,隐居卧龙岗,与庞德公、司马徽等名士交往甚密,才华横溢,却淡泊名利。刘备已多次登门拜访,欲请其出山辅佐,但诸葛亮始终未明确表态。

得知这些信息后,周仓立刻回到破庙,将情况告知另外两名暗探。“如此看来,诸葛亮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而且刘备对他志在必得。我们必须尽快查明他的真实意图,若是他真有辅佐刘备之意,便需按照贾军师的吩咐,提前动手。” 道士模样的暗探说道。

周仓摇头:“不可心急。诸葛亮尚未应允出山,此时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