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属于技术科的小实验室里,说是实验室,其实就是带有一定保密性质的高精密杨平加工车间,这里几乎是纯手工作业,只有几台简单的蹚,铣,钻,车折弯,等专一的机床。
这些机床,也是林瑞后期设计,用那些七级工,用手硬生生的搓出来的初级机床。
其精度基本保持在5微米左右。
在这里,才是那些老技术工们的工作场所,向阳炼钢厂的发动机生产车间,收割机,脱粒机等加工机械的生产线,那上面的专用机床,就是这些老技术工们,利用这些高精度的单一机床加工出来的。
俗话说,机床乃是工业之母,这是一点都不错的。
林瑞到这个小实验室里的时候,造模工古应泉师傅正在小心翼翼的敲开一个泥膜,取出里面的一个浇筑的巨大壳体,一看就是林瑞设计的十八匹马力的单缸柴油机的机体壳。
这是一个粗坯,只有经过精研磨之后,才能使用,在另外一边,已经摆放了一地的零件,其他需要铸造的零件,那些早已准备好泥膜都一一的摆开,在做着浇铸前的准备。
那边,向华言向师傅正在全神贯注的利用削切刀,一点一点的对一根粗大的曲轴做细微的调整,这些是用机床很难加工到的部位,必须用手里的锉刀,鏊子一点点的磨掉余量。
曲轴的加工工艺极其复杂,如果有后世的加工中心,再加上万吨重压机,轻松完成,而现在,在炼钢厂里想要锻造出一根合格的发动机曲轴,是极为麻烦的事。
先是要炼制球墨铸铁进行烧制,完成之后要用专用的重压机,进行粗胚锻压,在这时候,还要进行数次的独特淬火工艺,使其钢材的强度以及韧度达到要求之后,在进行机床粗加工。
之后,才能用专用机床进行削切研磨等进行精修,一切达到要求之后,然后在钻孔打出各种油路来,最后再测试各种数据都在公差范围之内,才是一根合格的曲轴,如此方能送入组装线,进行发动机的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