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洋也叹了一口气,给下了判断:“去保管科重新换一台吧,用常州电机的,我记得采购科又从常州电机那边搞来几台。这台送回保管科里,线圈要重新绕了。上一台我记得是王新晨缠的,用着还不错,这台也交给他缠吧,缠好了测试一下,放库房里备用。”
工厂里有电工,这年头电还没有普及,懂电工的更是稀少,一般情况下都是师傅带徒弟,从电厂里带出来的,
王新晨因为在部队里懂点电工知识,退伍后就是特招进厂的一名电工,这家伙跟其他的三名电工比,更具有上进心,有鉴于北方机电厂生产的电机质量确实不好,林瑞就提拔了几名电工,并且亲自教导他们开始学着维修电机的技术。
王新晨就是学的最好,学的最快,也是最能下功夫的那个人。
其实电机并没有啥复杂的,一个转子带线圈,一个定子,其他的就是机体,轴承,最多外面加上稳定电压的电容这些东西。
修电机最难得就是绕线圈了。在当时,其他三人学的时候都不太当心,都以为多学一门技术,干的活就多了,反正学的不认真。以林瑞教一遍就过的方法,剩下全靠人家自学了,学成有机会提拔,学不成那就原地踏步吧。其他三个还真都没有学大会。
只有王新晨刻苦认真,搞不懂的地方他不敢请教林瑞,抓住林四勇就问,一番努力后算是把电机维修技术学会了,技术方面得到了林瑞的认可,工资级别硬是往上调了一级。
把其他三个同时学习的电工懊恼的不得了,级别调高一级,这不单是工资的问题,还有地位上的区别,以及以后晋升的机会的差别啊。
如果他们四个里面提拔一个头头,在大家都没有太大背景的情况下,不用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新晨了,谁让人家技术最好呢。
其他三人后悔不已,也都开始奋发图强,学起了电机技术,也许是天赋问题,也许是对待学习的心态问题。这个三个人虽然学会了,可技术一直不咋样,特别是绕线圈这种最关键的技术,能有百分之六十的成功率就不错了。
这三个人里面参与卸电机的,就有一位是那三位电工之一,另外几个,就是车间里专门负责维护机器的维修工了。
这些机器维修工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应该属于技术科,可林瑞直接把他们归类于车间的保障部门。
小主,